第 1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层银行业监管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目前基层银行业监管由银保监会派出机构承当。随着银行业快速进展壮大,银行业监管力度日趋加大,监管质效逐步提升。但是现实中银行业监管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监管质量和效率。 一、基层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旗县监管机构缺失影响监管质量。赤峰市下辖 12 个旗县区,除市区以外其他 10 个旗县区距离市区最近约 40 千米,最远的 300 千米。截至 2024 年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604.21 亿元,较年初增加 180.43 亿元,负债总额 2524.66 亿元,较年初增加 185.27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1870.01 亿元,同比增长12.88%,各项存款 2285.03 亿元,同比增长 6.26%。赤峰银保监分局统一负责监管全市旗县区银行业机构,2024 至 2024 年旗县所在地曾设有办事处,当时银行业机构单一且规模较小。目前在旗县区无派出监管机构,日常监管及现场检查由分局相关科室承当,这与近年来国有银行恢复网点、股份制银行和村镇银行增设机构,银行业机构业务进展较快、金融资产膨胀极不相称,日常监管效率较低,如现场检查到旗县网点路途时间来回少则一天多则两天,财务本钱较高;由于现场检查往往时间较紧、要求检查范围较大,现场检查蜻蜓点水,难以查深查透,风险管控大打折扣。 第 2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二〕监管队伍薄弱及监管手段单一、惩处力度不够与金融业创新进展冲突突出。一是监管人员较少。截至 2024 年末统计,赤峰银保监分局在册职工 74 人,人均监管法人机构及非法人管理型机构 2 家〔全部机构 12 家〕、银行资产 35.7 亿元,假如按监管一线人员统计,人员不匹配问题更加突出。二是监管科技信息手段滞后。近年银监会开发的 EAST 系统在现场检查中发挥了肯定作用,但是在数据范围、质量及模型设计等方面仍不够完善,与银行业机构上级内审部门调取问题疑点数据存在较大差距,EAST 系统筛查供应疑点数据有效利用率较低。三是非现场监管引领现场检查及预判风险隐患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实际监管工作中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分析脱节,非现场监管大多只是收集报表,仔细审核深化分析预判不够,工作部署及人员配备方面重现场检查轻非现场监管问题突出。四是监管人员业务素养及监管力量难以适应银行业创新进展。现实中有监管阅历、精通银行业务及法律专业学问人员较少,实际状况是有监管阅历年长员工学问老化、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