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本乐理中的等概念 基本乐理中的等概念 老师在讲解基本乐理的某一章节时,首先应当讲清楚的就是这一章节的概念。同学在做乐理习题或视唱练耳时,乐理概念应当清楚。乐理概念在老师整个教学过程和同学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历史缘由 从古至今,中国并没有一本自己的“基本乐理”类的乐理著作。如今通用的“基本乐理”,最初都是民国年间在外国“基本乐理”的基础上译编而成。在《音乐》《音乐理论基础》等教科书中,宫、商、角、徵、羽叫做五声调式的阶名。这一叫法虽不多见,却非常合理。明显,上海音乐学院乐理试题中的“阶名”指的就是调式音级的名称。再如,在武汉音乐学院招生乐理试题中,有“以大字组 E 为基音写出 1-16 号谐音”的试题,虽然很多乐理书籍和音乐词典上均无“谐音”一词,但在这里“谐音”明显与“分音”是同一概念,也就是说,“谐音”与“分音”构成等概念。 二、翻译的不同 不同的翻译也会造成一个概念有两个以上的名称。如李重光把“混合利底亚调式”也译成“米索利底亚调式”,二者事实上是一种调式。因此,二者构成等概念。再如,朱稣典 1932 年编的《学校老师应用音乐》一书中:“长音阶英名 major scale 亦可译成大第 2 页第 1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音阶。”在这里,长音阶=大音阶,二者构成了等概念。由此可见,等概念在 70 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了。 三、因简写或简称而形成的等概念 简称与简化字一样,给学习乐理的'人带来便利。但是乐理概念不能随便简化。例如,把“音级名称”简化为“音名”,那就错了。由于“音级名称”与“音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够成等概念。“音级名称”是指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等,而“音名”专指 C、D、E、F、G、A、B 等有固定音高的音,二者不能等同。 四、由中西方乐理概念相对比而产生的等概念 例如,中国民族音乐理论中的“无板无眼”与现代乐理中的“自由节拍”“散拍子”“散板”构成等概念,“有板无眼”相当于 1/4 拍子,“一板一眼”相当于 2/4 拍子……在这里,“板”表示强拍,“眼”表示弱拍。它们都是等概念的表现形式。 五、某些等概念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同一事物的本质 例如,减小七和弦又叫半减七和弦。减小七和弦是从和弦的结构上来说明,此和弦是减三和弦与小七度音程的结合;半减七和弦则是相对减减七和弦而言,只减了一半的意思。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