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国内大局部客车都是在货车底盘上加装车身而来。由于货车底盘的前悬较短而且发动机前置,造成车内空间利用率不高,车内噪声较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开展,我国高速公路也在飞速开展,人们对出行及旅行的舒适性、平安性要求越来越高,交通密度的增加和车速的提高对客车的转向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车转向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客车的驾驶稳定性、平安性和操纵灵活性。下面简要介绍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问题的分析。 1、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要点 1.1 客车动力转向的设计要求 (1)转向轮转角和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转角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动力转向系统失灵时,仍能用机械系统操纵车轮转向。 (3)减轻驾驶员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同时还应有路感,并随转向阻力的增加而增大。 (4)方向盘应能平稳回位,保证汽车的直线行驶能力。 (5)转向系统应能在车辆转弯时灵活平稳地将扭力传到前轮。 (6)不允许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造成方向盘回跳或方向失控。 1.2 动力转向器的选择 动力转向系统由于具有转向操纵灵活、轻便,能吸收路面对前轮产生的冲击,设计时转向器结构形式的选择也灵活多样等优点,因此,已在各国的汽车制造中普遍采纳。我国大客车一般采纳的是整体式-液压动力转向器,其工作原理如图 1 所示。液压式动力转向以液体的压力作动力来完成转向加力。其特点是油液工作压力可达 6-10MPa,甚至更高,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所以结构紧凑,动力缸尺寸小、重量轻;因油液具有不可压缩性,故灵敏度高;油液的阻尼作用可以用来吸收路面冲击;动力装置无需润滑。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对加工精度和密封要求高等。动力转向器型号的选择须根据前桥负荷、整车的布置等因素来综合考虑。转向器选择的适宜与否对整个转向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转向器及中间过渡臂的布置 转向器及中间过度臂的合理布置对于整车的行驶稳定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种转向器对其安装都有要求,在满足转向器安装要求的情况下,应根据整车的前转向桥和前悬挂的特点,保证转向拉杆和前悬挂的运动干预在允许的范围内。这需要作运动校核图,以确保不影响整车行驶稳定性的运动干预。另外,需根据前轮允许的内外转角,计算出转向垂臂和转向过渡臂的尺寸。在这个过程当中,应尽可能地利用好转向器输出轴允许的摆角。 2、几种常用布置形式和特点 2.1 传统的转向系统布置形式 采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