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对高三后期复习和管理的几点思考 ● 王作良笔者从最近的踏校调查中发现,部分老师复习教学的盲目性、低效性以及管理学生的急躁性并存,部分老师和学生的精神状态不好,这对学生后期成绩的提升与突破是十分不利的。现在离高考只有二个月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假如老师的复习指导更有效、对学生的管理引导更到位,每门学科的考分还是有上升空间的。反之,不仅不能提高,还会使现有的成绩有所下降。怎样加强高三的后期管理,提高复习指导的实效?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一、调优心态,振奋精神,激励士气一次大考,必定地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次冲击。四县联考成绩出来后,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部分有较大进步的学生,信心增强,干劲更足,正在向着既定的或更高的目标冲刺;原来成绩较好,这次有所退步的学生,会产生挫折感和忧虑感,但也会有一种不服输的心理。对这两种学生,只要老师疏导得当,他们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部分处于本一、本二线临界的学生、乃至线下三四十分的学生既忧心忡忡,又不甘现状,一般来说,他们的心还是热的。对这部分学生,老师要为他们“减负”,帮助他们放下思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想包袱,优化学习方法,鼓舞他们奋力地拼一拼,同时,在学业上再用力地拉一拉他们。第四类学生,考分很低,悲观失。他们中的一部分心理负担很重,觉得愧对老师、愧对家长,思想无法集中到复习中来,又因为他们的基础知识欠账太多,觉得差缺补漏无从下手,只好消极地陪读到高考;还有一部分学生,则破罐子破摔,缺课、不做作业、上网吧、打牌、打架斗殴等,把“旺盛的精力”用到学习以外的一些不良行为上,完全不思复习迎考。笔者最近到某校督考,就亲眼看到学校领导在处理四个半夜爬起来打牌的高三学生。对这些学生,老师深感头痛,又束手无策。他们人数不多,但消极影响很大。笔者认为,对这些学生,老师也应该有所作为,必须对他们加强思想教育,实行严格管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觉得“有事可做,有事能做”。基础知识的读背默,基础问题的书面作业,必须要求他们限时限刻完成,否则,他们必定会“无事生非”。假如把高考比作一场战斗的话,那么学生就是战士,老师则是指挥员,学生的精神状态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目前老师的精神状态如何呢?大致上有以下几种:第一类,有较高的目标定位,能认真地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力争在同类学校中,或在本校各学科中做“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