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题 4 分,共 56 分)1.我国老式节日中,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曲阜当地的风俗,孔氏的后裔要到其家族坟场——孔林扫墓,拜祭祖先。每年尚有不少海内外游客,专程在清明节时到孔林拜祭孔子。与这一主题亲密有关的制度的最大特点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C.嫡长子继承制 D.世袭制解析 清明祭祖是宗法制的体现,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答案 C2.(原创题)“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区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这反应出 ( )。A.中国初期国家的产生B.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C.诸侯争霸格局的形成D.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应的是周初的分封制,对照选项分析,A 项是指夏朝建立;C 项符合春秋时期的状况;D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选 B 项。答案 B3.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虽然存在争议,但大多都肯定他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就。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该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秦始皇非常勤政 B.浓厚的部族色彩C.权力高度集中 D.严格的等级制度解析 由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决于上”、“出一”、“定一尊”,可以判断最突出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A、B、D 三项材料没有体现。答案 C4.“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这位明朝学者的言论强调的观点是 ( )。A.民主制比君主制进步 B.治理国家应当尊重民意C.建立法治社会 D.实行君主立宪制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干材料的限定“明朝”,可以排除 A、C、D三项,由于明朝时期中国尚未出现“民主、法制”和“君主立宪”思想。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君主和大臣不能反对人民承认的,人民所反对的,君主和大臣必须尊重。答案 B5.永乐初年,被政事累得半死不活的朱棣终于无法忍受下去了,……自己纵然全力以赴没日没夜的干工作,还是很难完毕,在这种状况下,他任命解缙等七人为殿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构成了明朝的第一任内阁。这反应出 ( )。A.取消丞相从制度设计调动角度是不合适的B.明朝的内阁制完全是此前丞相制度的复制品C.内阁的出现完全是出于减少劳动强度的需要D.明朝丞相制度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