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韬奋怀抱中成长,在快乐学习中进步!”主题班会六(1)班张海燕2011.11班会目的: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邹韬奋的生平事迹,懂得什么是韬奋精神;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引发学生对人生积极的思考;3.通过讨论发言,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曲折,以积极进取,不畏困难的韬奋精神对待。班会准备:1.查找资料,了解邹韬奋生平事迹;2.多媒体影像资料的准备;3.主持人的挑选准备。活动过程:男:尊敬的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上(下)午好!六(1)班“在韬奋怀抱中成长,在快乐学习中进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男:1942年12月30日早晨,当金色的阳光照在四安温家桥南通县中侨校的广场上时,一位身穿新四军蓝色大衣,面目清瘦的中年人来到了高大的银杏树下。虽然他身患重病又经过长途跋涉,可仍然神采奕奕地发表了演说。他说:“抗日战争已到了恭贺新禧的阶段,我目睹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使我看到新中国的光明已经在望了!”在那段极其艰苦的岁月里,这番话表达了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出版家、杰出的民主革命斗士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邹韬奋。女:为了纪念邹韬奋这次有意义的演讲,四安温桥小学被更名为“通州市韬奋小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亲笔题写了校名。韬奋演讲纪念碑仍然竖立在校园中央,那棵高大的银杏树仍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2009年韬奋小学和我们四安小学合并办学,今年申请并批准更名为南通市韬奋小学。男:在中国现代史上,邹韬奋是一个光辉的名字,一面鲜红的旗帜。女:今天让我们再次盘点邹韬奋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男:下面我们来观看一下有关邹韬奋的影像资料。(观看影像资料)男: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刚才观看了邹韬奋的生平简要介绍,我们有何感想呢?大家不妨相互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女:同学们,大家经过热烈讨论,下面我要采访一位同学,听听他们观看后的感想(面对甲学生)你好,请问你刚才看了邹韬奋的简介,有何感想呢?(甲学生:在黑暗的旧中国,邹韬奋坚定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向国内的邪恶势力作坚决斗争,向侵华日军作坚决斗争,他毕生办报办刊,办书店,做记者,写文章,全心全意为人民大众服务!)女:说的很好。“题破稿纸百万张,写秃毛锥十万管”,在抗日救亡的漫天烽火中,在国家危难存亡之际,邹韬奋没有一天不拿着笔在战斗,直至生命最后一息。男:邹韬奋成立生活书店,团结了一大批进步作者,先后出版发行数十种进步刊物和包括马克思主义译著在内的千余种图书。女:国民党方面一直十分赏识韬奋先生,1936年蒋介石约韬奋面谈,意在请他做“御笔陈布雷第二”,他拒不赴约,却流亡香港。男:1939年国民党提出生活书店与正中书局、独立出版社合并,请韬奋出任总经理。他断然拒绝。女:我发现***同学似乎有话要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我听说过“七君子事件”,里面好像有邹韬奋。)男:对,中华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上海逮捕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和执行委员沈钧儒,王造时,李公仆,沙千里,章乃器,邹韬奋,史良等七人的事件。因为被铺的是当时公认的社会贤达,所以世称“七君子事件”。女:这七人坚持抗日救国立场,在狱中和法庭上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事件开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和国内外进步人士就开展了广泛的营救活动“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迫于各方的舆论,宣布具保释放七人。男:国内外反动势力把他看成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不断拉拢威胁,乃至囚禁坐牢,都不使他屈服。国民党多次派人来说服他,邹韬奋的回答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女:毛泽东在对他的挽词中写道:“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正是对他奋斗一生经历的最好概括。男:韬奋先生的故事很精彩。下面我们欢迎***和***为我们表演快板《韬奋传人韬奋娃》。韬奋传人韬奋娃鞭炮齐鸣竹板打,我们个个笑哈哈,韬奋小学隆重揭牌,师生心里乐开花!望校牌,心激荡,几十年风雨翻浪花,革命先驱邹韬奋,亲临演讲把抗日的种子撒。老区人民响应号召把敌杀,跟着党战胜风吹和雨打,才有了五星红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