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心肺复苏一.心脏骤停的原因:1.严重的系统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2.电击伤 3.外伤 4.溺水 5.药物中毒 6.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 7.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 8.手术意外等等。二.心肺复苏的重要意义:目前世界公认在心跳呼吸骤停后,病人脑细胞于 4 分钟开始死亡,10 分钟内脑死亡已成定局,为此对心脏骤停的病人于 4 分钟内开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可获得较高的复苏成功率。三.心跳呼吸骤停诊断:1.临床表现:病人突然意识丧失,昏迷,触不到颈动脉搏动,心音消逝,呼吸断续,继而停止,双侧瞳孔散大。2.心电图表现:①心跳完全停止(心电图描记为一条直线,表明心肌处于静止状态,完全不收缩)②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显示宽而振幅低畸形的 QRS 波,其频率小于 20-30 次/分,表明心肌缺乏有效的收缩与射血)③心室颤抖(呈粗细不等的纤维颤抖波,心肌仅有不规则的蠕动,不能射血,临床上此种类型最为常见,其恢复自主心搏的可能性最大)3.诊断依据:当病人突然神志丧失,大动脉(如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逝,即可做出诊断,抢救立即开始。4.注意事项(四不要):①不要等待静听心音有无才开始抢救。②不要等待以上诊断心跳呼吸骤停的各项临床诊断依据均具备才开始抢救。3.不要等待心电图证实才开始抢救。4.创伤所致者更不要等待静脉或动脉输血才开始抢救。1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四. CPR-BLS ( basic life support )基础生命支持: 1.推断意识、呼救:推断病人有无意识,可轻拍病人肩膀大声呼救,“喂,你怎么了”推断时间不超过 10 秒,一旦确定病人意识丧失立即呼救求助,或拨打急救电话,(不正确的呼救:剧烈摇动病人肩膀,常可加重骨折等损伤)2.放置适当 CPR 体位:①将病人翻身整体转动置于水平仰卧位,注意保护颈部②摆放于地面或硬板床上③单人抢救——站在或跪在病人一侧肩部;双人抢救——分别站在或跪在病人的双侧④解开病人衣领、领带及拉链3.心肺复苏程序[C-A-B]:C.(circulation/compressions)建立人工循环(胸外按压)1.推断有无脉搏,即触摸颈动脉(①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影响头部血液供应,不能在正常人体练习触摸颈动脉,不能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②检查时间不可超过 10 秒③应避开触摸感觉错误,误以为自己手指搏动为病人脉搏)2.胸外按压机制:心泵机制和胸泵机制3.胸外按压术:病人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按压手掌的下缘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