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情系中国梦演讲稿范文 说:“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就是最响亮的梦。xx 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情系梦的演讲稿范文 3 篇,欢迎大家阅读。情系梦演讲稿范文篇 1 鸦片战争以前,人做的是“天下梦”。 天下梦与梦,有什么不同梦,想的是“怎么样”;天下梦,想的是“人类怎么样”。前者是关于“国家”的愿景,后者是关于“社会”的理想。 那么,怎样的社会最理想首先是“大同”,其次是“小康”。这两个概念,是儒家的经典《礼记》提出来的,在《礼运》篇。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大同”是“天下为公”,“小康”是“天下为家”。表现为权力的交接,政权的交替,前者是“禅让”,后者是“世袭”。显然,大同比小康好。所以,晚清很多人认为,美国式的共和联邦制,比君主立宪制好。君宪制当中,英国式的“虚君立宪”,又比日本式的“实君立宪”好。当然,这不是统治者的想法。他们最希望的,是一成不变。万不得已,才学日本,至少得有个“万世一系”。总之,晚清时期,是统治者选择实君,维新派喜爱虚君,革命党主张共和。因为只有共和,才能真正走向“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然而,历史上的所谓“大同之世”,毕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康”。小康的特点是“家天下”。这当然比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公天下”差,但也还应付。至少在后世儒家眼里,比秦汉到明清好。因为小康时代实行的,是周公创立的制度,包括宗法制、封建制和礼乐制。宗法制是社会制度,封建制是政治制度,礼乐制是文化制度。社会、政治、文化,三位一体。一以贯之的,则是这样一种政治思想: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保证和谐。这同样为儒家所推崇。不妨说,在儒家眼里,大同之世是无忧无虑,小康之世是有德有序。所以孔子说,实在不行,能回到东周,也不错(《论语·阳货》)。 遗憾的是,就连这个理想,也都成为泡影。社会不可逆转地进入了帝国时代。假如说“大同之世”实行的是“帝道”,“小康之世”实行的是“王道”,那么帝国时代实行的就是“霸道”。霸道,就是中央集权,国家专政,君主独裁。这是法家的那一套,即谭嗣同他们恨之入骨的“秦政”和“荀学”(《仁学》之二十九)。这时,“无忧无虑”是不可能了,“有德有序”也指望不上。能过上安生日子,就很不错。因此帝国时代人想要的,是“治世”,也就是风调雨顺、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谁能帮我们实现这理想除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