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學概論》知識總結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 2、聚落环境:是人类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发明出来的生存环境。 3、都市环境:是人类运用和改造环境而发明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4、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 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5、环境保护:指人类为处理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详细 实践活动的总称。 6、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互相作用关系,寻求人类 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措施的科学。 7、环境自净能力:当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因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扩散、稀释、氧 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物化和生化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逐渐自然减少的现象称为环境 自净能力。 二、简答 1、环境科学的重要任务:①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理解人类环境变化的过程、环境的基本特性、环境构造和演化机理等,以便应用这些认识使环境质量向有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避免对人类不利的变化;②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③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发挥环境科学的社会功能,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毒理学研究,为人类正常、健康的生活服务;④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2、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掌握它的发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互换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造福人民,增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3、理论环境学的重要任务:运用有关的现代科学理论,总结运用和改造环境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继承和发展有关的环境科学理论,以建立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重要内容:包括环境科学措施论、环境质量评价的原理与措施、合理布局的原理和措施、结合运用联合企业及生产地区综合体构成的原理和措施、环境规划和环境区划的原理和措施,以及人类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和措施。最终的目的:建立一套调整和控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