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就业——残疾人幸福生活的源头活水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残疾人平等参加社会生活的前提和条件,更是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的源头活水。 我区有各类残疾人万人,在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诉求的残疾人有 3000 多人。近年来,我区把残疾人就业工作提升到“奋力追赶超越、助力脱贫攻坚、同步实现小康”的战略高度,科学谋划,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地处全市经济中心、辖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多、第三产业进展密集的区位优势,拓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福利企业集中就业、个体分散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社区就近就业、居家手工小作坊就业等多种就业渠道,在“精准”和特色”上做文章,在“一人一策”上求实效,探究、形成了“培训保姆式、创业处方式、扶持造血式、管理契约式”的残疾人创业就业“秒利模式”,扩大了残疾人的就业面,提高了残疾人的就业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以残疾人需求信息数据库为平台,“一人一策”保姆式培训促残疾人就业。 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和需求信息,在日常办理残疾人二代证的过程中,我们详细统计了残疾人的基本信息和生活需求、教育需求、辅具需求,特别是就业需求,逐人建立了完整的个人档案资料。同时,充分发挥基层残疾人组织作用,实行村级和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对本辖区内的残疾人“包抓到人”的办法,及时入户走访、采集信息、掌握动态,建立健全了全区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库,增强了“一人一策抓培训,量身定做促就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我区以“残疾人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扶持什么”为原则,通过集中连片培训与个别上门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对农村残疾人因地制宜做好药材、果蔬、经济作物等种植业和牛、羊、猪、鸡等养殖业的有用技术培训,增强他们依托土地增产增收的能力; 对城市残疾人根据残疾类别和市场用工需求,依托省、市、区三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免费为有创业就业愿望的残疾人提供电器维修、电子商务、中医按摩、手工编制等技能培训,同时,通过实施项目扶持、税费减免等多种就业举措,我区向企业推举安置残疾人 965 人,残疾人自主创业和个体就业 51 人,带动就业 432人。 赵辉(女,37 岁)是宝成仪表有限公司下岗残疾人,失去工作岗位后的赵辉一时间不知所措,对生活没有了信心,整天愁眉不展。我们了解了她的情况以后,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