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节选)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行动引导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五段”教学法,演示法,多媒体电化教学法,分层次教学及实习教学中的问答教学法,示范操作法 ,指导操作法 ,参观法 ,巡回指导法,鼓励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对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还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 织 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个很 显 着 的特 点就 是给 了学生充 分的自由 ,成了学习的主体,改 变 了“教师讲 、学生听 ”的传 统 的以教定 学的教学模 式 ,创造 了以学定 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 作、探索创新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就 是让学生去 做 一件 具体的事 、完成具体的操作,完成任务就 是“任务驱动”。在任务驱动中,任务设计的质 量 直 接 关 系 到教学效果 ,即 使 学生完成了任务,但 是学生的能力却 没 有 得 到培养,这样的完成任务也不等 于“任务驱动”。任务应 该 密 切 联 系 要求学生巩 固 的技能点和相 关 的知识 点,但任务不能只停留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仅以某些操作性的任务去驱动学生学习也有悖于教学的目标。 二、对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认识: 建构主义者指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已定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在内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徒式学习者”。他们的学习是受社会文化系统、与教师和同伴的相互作用及自己的原有经验等影响的主动学习,他们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因此,教学不应“由外而内”的注入,而应是“由内而外”的主动吸收。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该基于内容的真实性与复杂性:方法的导引性与支撑性;学习环境的内容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评价的激励功能与支持反思和自我调控的功能;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