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填空题(30分,每空2分)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_________、相互_________、相________的关系。2、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3、规律是物质在运动过程中本身、、的联系。4、又称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5、发展是指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代替_的前进、上升的运动。6、简而言之,矛盾就是。7、___________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是事物发展的条件。8、是认识的来源。9、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2分)注意: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于下列表格中,否则不予计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关于“机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遇是外因,是条件B、不需要个人的努力,就可以抓住机遇C、得到“机遇”就一定能够成功D、机遇是成功的决定因素2、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3、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到处抱怨老师、班风、校风。该同学()。A、夸大了内因的作用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C、客观总结了教训D、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4、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5、下列不能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成语典故的有()A、唇亡齿寒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刻舟求剑6、“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7、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A、出现时间的先后B、形式上、现象上是否新奇C、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D、名字是否新颖8、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C、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D、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9、“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体现了什么联系()A、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B、因果联系C、整体与部分联系D、现象与本质联系10、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刻舟求剑③夜郎自大,目中无人④祸兮福之所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1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也易也;不为,则易者也难也。这主要体现了()A、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B、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C、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12、“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C、经验有直接和间接D、本质是眼睛看不到的东西13、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A、“现象”和“本质”B、“本质”和“现象”C、“客观”和“主观”D、“主观”和“客观”14、创新能力的实质是。A、好习惯的形成B、态度的转变C、丰富的科学知识D、思维方式的转换1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的是()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三、连线题(20,每题10分)四、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请从哲学角度解析什么是现象、本质?观察右边的漫画,指出漫画中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我看到了苹果落地,怎么没有看到万有引力?”2、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并分别为新事物、旧事物列举两个例子?水往低处流与万有引力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树枝与树叶无风不起浪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与部分联系现象联系与本质联系因果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曹冲称象木工锯的发明地图的另一面缺点列举法立交桥、高架公路联想思维立体思维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置换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