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抗心律失常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_第1页
1/6
抗心律失常药物_第2页
2/6
抗心律失常药物_第3页
3/6
第 1 页 共 6 页 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失常药是能防治心动过速、过缓或心律不齐的药物。但一般指防治心动过速及某些心律不齐的药物。由于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比较复杂,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也多不相同,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必需作全面考虑,并应讲究用药的剂量及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抗心律失常药(2)抗心律失常药是一类用于治疗心脏节律紊乱的药物。随着对心脏电生理特性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的了解,使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 心律失常是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它可分为快速型与缓慢型二类。缓慢型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或拟肾上腺素类药物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比较复杂,它包括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快速及心室颤动等。本章主要讨论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 2 药物机理 主要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膜的 Na+、Ca2+及 K+转运,影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各时期,抑制自律性和(或)中止折返而纠正心律失常。 由于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比较复杂,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也多不相同,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必需作全面考虑,并应讲究用药的剂量及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 病理机制 心肌细胞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工作细胞,包括心房及心室肌,主要起机械收缩作用,并具有兴奋性及传导性。另一类为自律细胞,具有自动产生节律的能力,也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这些特殊分化的细胞同时组成了特殊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心房传导束、房室结(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 细胞膜电位 细胞膜电位 1.静息电位 指心肌细胞处于静息状态呈现的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电位状态,又称为极化状态,其形是由于钠通道关闭,钾通道开放,胞内高钾,静息时主要对 K+有通透性的结果。 2.动作电位 当心肌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发生除极和复极,膜电位升高,到达阈电位后,便产生动作电位。以心室肌细胞为例,整个动作电位可分为: O 相:为除极过程。膜快钠通道开放,大量 Na'陕速内流引起除极,甚至使极化动作电位从静息状态时-90mv迅速上升到+30mv.除极相很短暂,约为 1~2ms. 1 相:为快速复极初期,主要由于 K+的短暂外流,C1-内流所致。膜电位由+30mV 迅速下降型 Omv左右。 2 相:为缓慢复极期,膜电位基本停滞在 0mv左右,又称平台期。此期主要由于 Ca2+和少量 Na+缓慢内流,同时伴少量 K+缓慢外流和 Cl-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抗心律失常药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