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导学案《理想》NO:710201-1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形象化的语言,理解诗歌的主旨。使用说明这首哲理诗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人是用哪些具体的形象来表达理想的内涵的,从具体的形象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上来理解诗人对人生理想的哲理性思考。重点、难点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一、自主学习1、熟读课文,并通过工具书,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然后解释这个词,并做到熟记掌握。寂寥(liáo):洗濯(zhuó)缀(zhuì)连:倔强(juéjiàng):玷(diàn)污:诅咒(zǔzhòu):可望不可即():,即,莹莹()船舶()蜕()扒窃()2、通过相关的资料收集并整理作者的相关情况。(1)流沙河,原名,代诗人。1957年因在《星星》诗刊上发表具有广泛影响的散文诗《草木篇》(五首)流沙河诗歌的突出特色在于:①感情真挚而深厚。②学识同诗情相结合,科学性同幻想相结合,构思奇巧,富于浪漫色彩。③注重吸收古典诗词、民歌和新诗的特点,追求诗的民族化和群众化。(2)诗歌从表达方式上分为诗、诗、诗。《理想》属于诗。这种诗表达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即哲思)。或者说,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通过诗的形式来表达。这类诗的第一要素不是哲理,而是诗。诗是形式,哲理是内容;诗是外衣,哲理是内核。这类诗具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具有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象(具体的形像);二是含蓄、不露理。二、合作、探究、展示:(一)整体感知1、体会诗歌的形式特点:《理想》是一首哲理诗。多用句句,一连串的“理想是……”,一连串的“理想使……”,使每节诗的形式,同时节与节之间整齐中显现出一种节奏美、美,使理想内涵得到多角度的揭示,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相得益彰。2、朗读要求:朗读中要感情饱满,语调适当高亢一些,尤其要从整齐的句式中读出气势。(二)研读课文2、学生放声自由诵读,充分感受诗歌积极昂扬的情感。3、小组合作朗读诗歌。采用小组齐读,组内个别读的形式。人人参与,并注意配合。4、小组展示。(三)合作交流1、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排比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2、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3、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有什么重大意义。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三、当堂检测1、给下列词语注音蜕()洗濯()玷污()船舶()脊梁()扒窃()诅咒()庸人()迸发()碌碌终生()2、根据原文填空。(1)理想使你微笑地;理想使你倔强地。(2)给罪人新生,理想是;唤浪子回头,理想是。(3)理想开花,;理想抽芽,。3、语言运用仿照第一诗节的句式,以“爱心是什么”写几句话。爱心是,;爱心是,;爱心是,;爱心是,。四、课堂小结如果说人生是海,理想便是照亮航程的灯塔;如果说人生是桥,理想便是默默支撑的桥墩;如果说人生是路,理想便是黎明开启是的启明星。因为有理想,人生才充实;因为有理想,人生才美好;因为有理想,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