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6 年全县招商引资工作总结 一、肯定成绩、分析差距,全面回顾2005 年招商引资工作 过去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面对激烈的区域间招商引资竞争,全县上下继续高举招商引资大旗,不断创新招商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夯实项目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引资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招商引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全县签约内联过1000万元项目253个,新批外资项目48个;合同利用外资1.8亿美元,完成计划的149.7%;实际利用外资8447万美元,完成计划的115.7%,完成赶超目标的97.4%,位居苏北 26个县(市)县区之首;内联客方到位资金 42.6亿元,完成计划的165.8%,再次实现翻番。从目标考核的情况看,全县104家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单位中,有42家单位完成了外资任务,25家单位完成了内联客方到位资金赶超目标。从客方到位资金分布领域看,工业占69.8 %,三产服务、商贸流通和建筑开发占 29.8%,工业到位资金比重较 2004年提升了近 4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从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看,新开工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 179个,其中 5000万元以上项目42个,过亿元项目19个,重大项目数量和比重较上年也有较大幅度提高。 (一)强化政策导向,全县招商合力逐步增强。招商引资是一项组织性强、专业化水平高、工作难度大的系统性工程,要做 2 好招商引资工作,必须凝聚全县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发挥最大的招商效应。为此,年初我们在修改完善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 2005年招商引资工作的相关考核办法、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坚持奖惩并举,以奖励激发招商动力,以考核传递招商压力,全县各目标责任单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招商合力逐步增强。强化干部招商。坚持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年初县委、县政府分别明确了两名副书记和两名副县长,县人大、政协分别明确了一名班子成员不再参与工作分工,挂钩乡镇部门,专职招商引资;同时对四套班子其他领导分别下达了招商任务,营造了明确的舆论导向。打破了乡镇和部门的传统班子分工模式,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三三制”“五五制”工作方法,在全县 104个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单位分别明确了一名班子成员和相应的工作人员专职招商引资,强化了招商队伍,推动了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采取后备干部招商,经过部门推荐、组织考察,从全县选调了 93名业务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后备干部充实到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