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拱桥桥梁结构

拱桥桥梁结构_第1页
1/9
拱桥桥梁结构_第2页
2/9
拱桥桥梁结构_第3页
3/9
一、伸臂梁桥 木桥中的大跨型式之一是伸臂梁桥。 伸臂梁桥是层层架设平行木杆,一端用砂石镇压固定在岸上,另一端逐层挑出,自两岸俱来形成两臂。其中不接合处架以并行木简支梁。木伸臂梁桥在很多国家的山区都存在。我们无法确定此类桥始建的时间。在中国,公元 308 ~313年曾有在甘肃省跨黄河建造过 50米桥跨的木伸臂梁的记录。之后,由山区推广到平原,采用平衡伸臂法建造跨较大河流的多孔木伸臂梁桥(图 l-2)。 图 1-2 木伸臂梁桥(左) a锚着木伸臂梁桥 b平衡木伸臂梁桥图 图 1-3 撑架桥(右) a A八字撑架桥 b八字撑架桥 印度、巴基斯坦、日本和有些南美洲国家都亦有木伸臂梁桥。中国的很多木伸臂梁桥上盖有美丽的桥屋,现仍能完好地为行人服务。木桥寿命不可能太长,所有这些桥一般建于18-19世纪,之后经过多次维修或重建,不少都成为了文物保护对象。 二、撑架桥 另一类木桥为斜撑桥或撑架桥。斜撑可以帮助简支木梁增大约3 倍跨径。有两种基本型式的斜撑。图 1-3a是“A”字撑架,图 1 一 3b在中国称作八字撑架(像中国汉字“八”)。这两种撑架桥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地亦都能找到。撑架桥结构是木拱和木桁架之源。 三、特拉杨桥(罗马) 罗马时代早期固定式桥梁中有不少木结构。罗马编年史中最早记载传说中的罗马跨蒂贝尔河的塞勃里休斯桥为石墩木桥,约建于公元前 621 年。公元前 62 年,当罗马人抵抗伊特拉斯坎人入侵时遭破坏。 罗马帝国在特拉杨大帝时势力最强盛。在今罗马特拉杨石柱所刻图画中,雕刻记载了其征服达西亚(约今匈牙利)时,罗马军团艰难地以浮桥和栈桥过多瑙河的情形。 罗马木拱桥第一次建于罗马尼亚近奥索瓦处跨多瑙河,称为特拉杨桥。桥是五孔木拱,每孔跨径约 35 米,为达那斯柯斯的阿波罗陶洛斯于公元 105年所建(图 l— 4)。桥结构亦见于罗马特拉杨柱的浮雕。从图中可看出,罗马木拱是在垂直面内三层斜撑以放射形木相联。该放射形木亦作为桥面的支承。在图上可以看到桥面及其两旁的栏杆。石墩顶上有木栈架作为木拱拱脚。因此,也可称为斜撑拱或撑架拱。 石墩撑架拱据说曾普遍地建于罗马帝国殖民地。公元 l世纪美因兹的莱茵河桥和 4世纪的科隆莱茵河桥是此类设计的重要实例。图 l— 5 为康斯坦丁大帝修建的德国科隆跨莱茵河桥及其模型,展现出当年高超的工程水平。桥正式通车于公元 310 年,通车时有城市的庆典节日。此式和特拉杨拱的区别在于有更多的斜撑加固,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拱桥桥梁结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