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 章 工艺计算 2 .1 设计原始数据 表2—1 名称 设计压力 设计温度 介质 流量 容器类别 设计规范 单位 Mp a ℃ / Kg/h / / 壳侧 7.22 420/295 蒸汽、水 III GB150 管侧 28 310/330 水 60000 GB150 2 .2 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设计基本步骤 (1)了解换热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腐蚀性能 (2)由热平衡计算的传热量的大小,并确定第二种换热流体的用量。 (3)确定流体进入的空间 (4)计算流体的定性温度,确定流体的物性数据 (5)计算有效平均温度差,一般先按逆流计算,然后再校核 (6)选取管径和管内流速 (7)计算传热系数,包括管程和壳程的对流传热系数,由于壳程对流传热系数与壳径、管束等结构有关,因此,一般先假定一个壳程传热系数,以计算 K,然后再校核 (8)初估传热面积,考虑安全因素和初估性质,常采用实际传热面积为计算传热面积值的 1.15~1.25 倍 (9)选取管长 0l (10)计算管数 TN (11)校核管内流速,确定管程数 (12)画出排管图,确定壳径iD 和壳程挡板形式及数量等 (13)校核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14)校核平均温度差 (15)校核传热面积 (16)计算流体流动阻力。若阻力超过允许值,则需调整设计。 第2 章 工艺计算 2 .3 确定物性数据 2 .3 .1 定性温度 由《饱和水蒸气表》可知,蒸汽和水在p=7.22MPa、t>295℃情况下为蒸汽,所以在不考虑开工温度、压力不稳定的情况下,壳程物料应为蒸汽,故壳程不存在相变。 对于壳程不存在相变,其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其壳程混合气体的平均温度为: t= 4 2 02 9 53 5 7 .52℃ (2-1) 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 T= 3 1 03 3 03 2 02℃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 2 .3 .2 物性参数 管程水在3 2 0 ℃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参考 物性数据 无机 表1.10.1】 表 2 —2 密度 ρi-=709.7 ㎏/m3 定压比热容 cpi=5.495 kJ/㎏.K 热导率 λi=0.5507 W/m.℃ 粘度 μi=85.49 μPa.s 普朗特数 Pr=0.853 壳程蒸气在357.5 下的物性数据[1]:【锅炉手册 饱和水蒸气表】 表 2 —3 密度 ρo=28.8 ㎏/m3 定压比热容 cpo=3.033 kJ/㎏.K 热导率 λo=0.0606 W/m.℃ 粘度 μo=22.45 μPa.s 普朗特数 Pr=1.122 2.4 估算传热面积 2 .4 .1 热流量 根据公式(2-1)计算: pQWct 【化原 4-31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