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化油器基础工作原理 一、化油器的功用与工作原理 摩托--化油器解剖图 化油器 本体孔 工作原理 图为化油器的结构示意图。内燃机工作时,吸入的空气流经喉管时流速增高,使该处产生真空,将浮子室中的燃油经主量孔和喷口吸出,喷入喉管。燃油被高速空气流所雾化,并与之混合,混合过程一直延续到气缸内。用节气门调节供入气缸的混合气量。 化油器 工作系统 这样简单的化油器尚不能满足内燃机在各种工况下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因而,一般内燃机,尤其是汽车内燃机所用的化油器还需要有其他系统,包括主油系、怠速系 统、加浓系统、加速系统和起动系统。 主油系 主油系是化油器的主要供油系统。常用的主油系校正(补偿)方法有3种:①用渗入空气补偿;②用油针改变主量孔面积;③同时改变喉口和主量孔的面积。其中以第一种方法应用较为普遍。空气补偿方法是在主量孔与喷口之间加入主空气量孔和泡沫管,由此渗入空气,以降低主量孔处的真空度,从而控制燃油流量,可得到要求的混合气成分。为使混合气成分稳定,浮子室有与大气相通的通孔,用浮子控制进油针阀使浮子室中燃油的液面高度保持稳定。通常液面比喷口低5~6毫米,以防止内燃机倾斜时燃油溢出。喉管的形状和尺寸决定空气流速和真空度,从而影响内燃机的充气量、主油系的供油和燃油雾化情况。为了得到高速气流以使雾化良好,同时又使充气量增大,可采用双重喉管或三重喉管。主油系只能满足大部分工况下对混合气的要求。在特殊工况下,还需要有辅助系统。 怠速系统 内燃机本身运转但对外不作功时称为怠速运转,此时,节气门近于关闭,喉口处的真空度不能将燃油吸出和雾化。因此在节气门后设有一怠速喷口,利用此处的真空吸出燃油。在怠速油路中设有怠速油量孔和怠速空气量孔,以控制油量并使燃油泡沫化。怠速转速可用怠速螺钉来调节。为了保证由怠速系统工作顺利地过渡到主油系工作,在怠速喷口与喉管之间的怠速油路上还设有过渡喷口。 省油器加浓系统 为满足经济性要求,主油系在大部分工况下供给较稀薄的混合气。但节气门接近全开时,要求得到最大功率,这就需要供给浓混合气。通常用省油器来达到这一目的。省油器有机械式和真空式两种。前者利用与节气门相联的杠杆,后者利用节气门后的真空来开关省油器阀门。当阀门打开时,通过功率油量孔多进入一部分燃油以加浓混合气,从而得到最大功率。 加速系统 内燃机加速时,节气门突然开大。燃油质量比空气大,所以惯性也大,难以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