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水准点校测9.1.1 基本要求水文(位)站应设置基本水准点和校核水准点。水文测站水准点的校测包括测站基本水准点和校核水准点的校测。9.1.1.1 水文测站基本水准点的校测要求1、有条件的站从国家三等或三等以上水准点引测,逢 5 年校测;2. 每年进行 1 次自校考证:组成最短闭合线路往返测量;3、出现异常随时校测;4、测量等级应不低于三等水准测量。9.1.1.2 水文测站校核水准点的校测要求1、从基本水准点,每年引(校)测 1 次;2、疑有变动和发现变动,随时校测;3、宜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条件不具备采用四等水准测量。9.1.2 准备工作所有测量仪器使用前均应有专业的部门进行检验及校核,并应在测量前进行 i 角检查;准备工具:1)水准仪及脚架、双面水准尺、记载簿、铅笔、计算器、尺垫;2)电子水准仪及脚架、条码式标尺、尺垫。9.1.3 测量仪器调平后,按后、前、前、后读数顺序测量并记录计算。水准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安置水准仪三角架时,宜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两侧。2、除路线拐弯处外,每测点上仪器和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接近于一条直线。3、同一仪器站上测量时,三、四等水准测量不应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应为旋进。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时相邻仪器站应交替对准前后视调平仪器。4、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其仪器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应互换前后站位置,并应重新安置仪器。5、工作间歇时,应选择两个坚实可靠的固定点做为间歇点,间歇后应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应符合下表。水准测量仪器站观测限差单位:mm等级基、辅分划(黑红面)读数之差基、辅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左右路线转点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三等光学测微法1.01.51.53.0中丝读数法2.03.0—四等3.05.04.05.0五等4.06.06.06.0注 1:米用单面尺时,变换仪器高度前后所测两尺高差之差,与冋站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限差相同。注 2:使用双摆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时,不计算黑红面读数差注 3:使用数字水准仪,同一标尺两次观测所测高差之差执行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6、测量后要进行单站合理性检查。水准测量允许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其视线高度应满足三丝能读数或满足条码扫描所需的尺面范围。具体要求见下表允许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等级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数字水准仪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