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名词解释1、合议制度2、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3、简易程序4、处分原则5、回避制度6、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7、起诉8、申请执行9、民事程序法10、 既判力11、 民事案件的管辖12、 原告13、 证明责任14、 共同诉讼15、 第一审普通程序16、 抗诉17、 执行18、 辨论原则19、 第三人20、 上诉21、 法院调解22、 执行措施23、 诉讼代表人24、 诉权25、 民事诉讼证据26、 涉外民事诉讼27、 法院调解28、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29、 特别程序30、 涉外民事诉讼31、 裁定管辖32、 有独立请求的第三人33、 第二审程序34、 先予执行35、 民事主管36、 判决37、 执行异议38、 审判监督程序39、 普通程序1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合议制度,是指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理民事案件的制度。一般由 3 名以上的单数审判人员或者由审判人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审判集体,代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2,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虽然对远高于被告之间争议的标的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诉讼保护自己民事权益的第三方当事人。3。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人民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时所适用的简便易行的诉讼程序。4.处分原则,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进行中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可享有并支配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准则。5.回避制度,是指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遇有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形时,退出本案审理活动的一种法律制度。6.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是指因自己的民事权益或者依法受自己保护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利害关系人。7.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8.申请执行,是指法律文书生效后,义务人拒不履行义务,权利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因而引起执行程序发生的一种法律制度。9.民事程序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预防和解决民事纠纷适用的方法性法律,是由诸多法律组成的法律体系。10.既判力是指生效民事判决所裁判的诉讼标的对双方当事人和法院所具有的强制性通用力。11.民事案件的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12.原告,是指因民事使权利义务发生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