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幼儿园的延伸活动梅山中心幼儿园 徐小萍在日常的备课中,我在参考教学用书里时常看到有延伸活动的设计。可是,在平常外出听课时,我却发现授课老师虽然在活动的设计上有延伸环节。但是,她们往往把这一环节约略了,要么请他们上厕所,把这一活动结束;要么请小朋友回自己的教室,在嘴里说一下我们回教室去做。这是我感到十分的迷茫,我不知道在教学活动中需不需要延伸活动,假如需要延伸活动,该如何是这一环节更加完美?想要知道需不需要延伸活动,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延伸活动,为此我上网查了一下,看到网上对延伸活动是这样定义的:“为什么要有延伸部分?简单地说是为了保持教学活动的完整性、连贯性,从而更好地保证幼儿进展的完整性、连贯性。”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延伸活动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延伸活动在教学活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既然延伸活动对于教学活动来说那么重要,那么如何让延伸活动更加完美呢?我觉得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延伸方法。一、 延伸到下一个活动。例如:将内容较多的活动分为两个活动来进行,各有重点。例如《三只羊过桥》活动目标: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故事比较长,内容比较多,幼儿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同时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 15 分钟左右。因此在第一个活动中,我将目标定为 1. 在第二个活动中这一活动,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学习用不同的语气表现故事的情节和角色特征。在下一个活动中,我将目标定位为: 并请幼儿使用美工中的《三只羊》进行桌面表演,从而更好的达到老师设计的目标。二、延伸到区域活动中。区域活动的定义: 将活动的教具等投放到区域活动中,根据幼儿的需要去熟悉和操作,从而实现活动的延伸。例如:《去医院看病》这一活动,虽然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幼儿认识了“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五官镜”等医生看病时常用的工具,也了解了它们的作用,但他们并没有亲手去操作,这样也可能造成他们印象不深,转身就忘。而把这些工具投放到区域中,就给孩子们亲手操作它们的机会,这样也就加深了幼儿对这些工具的认识和了解。三、延伸到家庭中。将幼儿园比较难以事先的延伸活动,延伸至家庭,请家长配合完成。例如:《蜗牛的秘密》这一活动,在活动结束后,为了加深幼儿对蜗牛的认识,我们让幼儿去野外寻找蜗牛。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安全的制约,在幼儿园里无法开展,就需要幼儿回到家里,在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