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好校长办一所好学校有幸参加东昌府区校长远程培训,几天的培训是紧张而忙碌的,但收获也是非常大的。我深深地体会到,办好一所学校,必须有一位好校长,好校长是办好学校的前提条件之一。好校长必须有思想。校长的思想是治校的关键因素,没有思想的校长一定不是一个好校长,也不会把一个学校管理好。听了专家的报告,更使我加深了对此认识,洋思学校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几年间打造成名校,关键是他有思想,他有在教科所工作的丰富的专业知识,接触过大量的国内外知名专家,走过无数学校,接触过不尽其数的校长,对于如何管理好一个学校,他胸有成竹,在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因素中,思想力是最重要的。思想力从哪里来?从大量的专业知识中来从不断的学习中来。好校长必须善实践。好校长应该是从实践中走出来的,能说会道对于校长来说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校长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敢于“向我看齐”的底气,蔡林森校长就是这样的一位好校长,在洋思中学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退休后又把河南永威中学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打造成河南名校。70多岁了,每天早上第一个起来到操场上等候学生出操,一天中很少呆在办公室里,不停地转不停地发现问题,正是他这种以身示范的工作作风,才使他走到一所学校成就一所学校。好校长必须是教育专家。一个教育外行永远不可能把一所学校带好。大量的名校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名校都有一个专家引领,远的不说,现在活跃在教育战线的知名校长无一不是响当当地教育专家,崔其升、魏书生、李镇西等,提倡专家治校是很有必要的,应该建立校长准入制度,有一定的教育实践成功经历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这样的人才可以提拔到校长岗位上来,相反通过上级硬性摊派,“空降”校长的办法,是不能实现专家治校的。好校长必须熟悉课堂。任何校长都应该是从课堂中走出来的,不会上课,不懂教学是很难胜任校长工作的。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在课堂,不了解当下的形势,墨守陈规,不懂得发展学生,很难使学校涣发生机和活力。上级要求校长要亲临课堂,兼课是非常正确的。如何打造一所好学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呢?”王敏勤教授指出: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是学校发展的三个阶段,标准化体现了国家、或地方政府对教育发展的统一要求,达到标准化后,各个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品牌化是学校发展成熟的标志。张景浩校长,初到大兴小学时,首先做了详细的调研,摸清学校的底子与现状,分析这所学校的优势与不足,然后重点做了三件事,一是确立办学思想,二是抓队伍建设,三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大力宣传学校,最后通过科研兴校,把大兴校长要有科研兴校的意识。农村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靠的是群众性科研活动的开展。这是我在上海培训中的又一体会。群众性科研活动的开展,靠校长的积极倡导与引领,为此,校长要认真研判学校教师实际情况,研判学校教育教学现状,会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一道制订教科研奖励政策,建立制度,并积极引领教师搞教育科研。要做到这点,校长就必须沉下心来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勇于借鉴外地经验,做一位知识渊博,头脑智慧,善于发现教育教学问题的人。再次,校长要懂管理。学校管理是一门艺术,因时而常新,因地而变革,因人而异,所以,学校管理不能墨守成规,沿袭旧法;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是广大教职工。作为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知识、有能力、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有各种需求,既渴望受到尊重,又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就是说,凡事都不能一味地要求教职工讲奉献,也不能只用条条框框管理人。通过培训,我体会到,校长治校,不同于家长治家;也不同于厂长治厂。校长治校有其独特性,这就是既要讲理又要讲情。管理教职工,要建立民主制度,做到“用情聚人,用理服人;用工作锻炼人,用成就鼓舞人,用待遇留人,用制度规范人。”打造特色学校。我们确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努力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构建学校精神文化。建立特色学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努力从一点一滴做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