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牛顿定律——滑块和木板模型专题一.“滑块—木板模型”问题的分析思路 1.模型特点: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2.建模指导解此类题的基本思路:(1)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2)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例 1、mA=1 kg,mB=2 kg,A、B 间动摩擦因数是,水平面光滑.用 10 N 水平力 F 拉 B 时,A、B 间的摩擦力是 用 20N 水平力 F 拉 B 时,A、B 间的摩擦力是 例 2、如图所示,物体 A 叠放在物体 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 质量分别为 mA=6 kg,mB=2 kg,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开始时 F=10 N,此后逐渐增加,若使 AB 不发生相对运动,则 F 的最大值为 针对练习 1、如图 5 所示,物体 A 叠放在物体 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 质量分别为 mA=6 kg,mB=2 kg,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开始时 F=10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 45 N 的过程中,则 ( )A.当拉力 F<12 N 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 12 N时,开始相对运动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例 3、如图所示,质量 M=8 kg 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 F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 1.5 m/s 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 m=2 kg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当二者达到相同速度时,物块恰好滑到小车的最左端.取 g=10 m/s2.则:(1)小物块放上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2)小车的长度 L 是多少针对练习 2、如图所示,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木块.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已知木块的质量 m=1kg,木板的质量 M=4kg,长 L=2.5m,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现用水平恒力 F=20N 拉木板,g 取 10m/s2,求:(1)木板的加速度;(2)要使木块能滑离木板,水平恒力 F 作用的最短时间;(3)假如其他条件不变,假设木板的上表面也粗糙,其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欲使木板能从木块的下方抽出,需对木板施加的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