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小说教学中“眼睛”的策略一、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目前,小说教学的基本流程大致可以概括如下:首先概括情节、分析情节,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最后在分析人物基础上把握主题。这样教学,虽然把一篇小说的基本元素都分析到了,但却是平均用力,天女散花,浅尝辄止,未能按照小说的类型和学生的阅读期待来确定教学内容,可以说是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2.对人物性格与情感的分析单一化在小说教学中,对人物性格与情感的分析占极大比重,而目前的小说教学,常常出现对性格与情感分析单一化的倾向。例如对《项链》中玛蒂尔德的分析,大多在浮华、虚荣方面,最多加上诚实、守信等次要品质,很少揭示虚荣背后的复杂原因及人物的复杂心态。再如对杜十娘的分析,大多也是停留在对其感情坚贞及命运不幸的感慨上,很少分析杜十娘的"精心设计"以及对李甲的操控欲望等。3.缺少有意味的细节我们常常喜欢用人物、情节、主题、环境等小说元素来组织教学,学生也因此形成了思维定式,但如此这般去感知,会忽略大量鲜活的、筑就小说生命的有意味的细节。这里所谓有意味的细节,指的是能够表现人物内心或者作者写作意图的细微处,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称谓、《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出场顺序等。如果能够以有意味的细节来组织教学,就能引导学生通过品析语言,走进小说人物的情感世界。二、小说教学要寻找"眼睛"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诗眼"和"文眼"是作品艺术构思的凝聚点,是作品外景内情的交融点,是结构上牵动制约全篇的关键点。清人刘熙载有个形象的说法,叫"眼乃神光所聚"。民国时刘坡公在《学诗百法》中也说过:"作诗点眼,犹之画龙点睛。诗无眼则佳处不见,龙无睛则神采皆失。"小说的"眼睛"指的就是"文眼",而小说教学的"眼睛",则是指要在教学中用"文眼"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寻找小说教学的"眼睛",主要指寻找情感的错位处、情节的跌宕处以及见精神的细微处等。1.寻找情感的错位处一般来说,诗与散文大体在常态心理结构中表现人物心灵,而小说却能打破常态心理结构,把潜在的意识、人格挖掘出来,在情感的失衡与恢复平衡的过程中,揭示人性的奥秘。所谓"打破常态心理结构""情感的失衡"指的就是人物情感的错位。小说中人物情感的错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物关系越近,情感的心理距离往往越远,或是人物关系较远心理距离却很近,这样的人物形象才生动,才能揭示人性的奥秘;二是人物的禀赋和命运形成反差,人物的命运和读者的希望形成反差,这样的作品就有吸引力,人性的揭示往往也比较深刻。小说教学对人物情感的分析,应尽可能从人物情感的多元错位着手,这样才能使学生发现矛盾,产生兴趣,并进入对复杂人性的深层思考,避免出现人物分析的简单化。《守财奴》中葛朗台和女儿、妻子的关系,按照社会常态,是非常亲近的,但在小说中他们的心理距离却非常遥远,以致经常形成情感错位。葛朗台看到金匣子时,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金匣子是查理留下的唯一的东西,是欧也妮与查理爱的见证,但作为父亲的葛朗台对此却不能理解,只是认为自己的女儿作了一笔划算的交易。太太因为葛朗台抢夺梳妆匣一事晕过去后,葛朗台"到密室去拿了一把路易来摔在床上。喂,欧也妮,喂,太太,这是给你们的,'他一边说一边把钱抽着玩,‘哎哎,太太,你开开心,快快好起来吧,你要什么有什么,欧也妮也是的。瞧,这一百金路易是给她的。你不会把这些再送人了吧,欧也妮,是不是?'"葛朗台认为只要拿出钱来,这些争端都是可以解决的。但"葛朗台太太和女儿面面相觑,莫名其妙。‘父亲,把钱收起来吧;我们只需要你的感情'",这时,葛朗台说了句很精彩的话:"对啦,这才对啦。"在葛朗台的心中,"不要钱"才是真正的"对啦",因为钱才是他的命。双方的心理错位相当明显,这种情感错位的背后则是金钱对人性的扭曲和人类对人性的固守。类似的错位在《守财奴》中比比皆是,因此,这篇小说的教学可以人物的现实关系和心理距离为"眼睛"来组织教学。《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