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同志们: 2024 年 3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及了“内蒙古第一批共产党人”“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红色故事,并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组织宽阔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进展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是怎样的三个红色故事?下面我与大家共同回顾学习一下。 故事一:内蒙古第一批共产党人 说到内蒙古产生的第一批共产党人,不得不提到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小石虎胡同的一处古建筑——国立蒙藏学校旧址,这里曾是内蒙古革命的摇篮。 成立之初,该校是为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子弟就读而设立的民族中学,1918 年开始招收专科学生时,改称蒙藏学校。“五四”运动后,蒙藏学校曾因经费困难一度停止招生,直到 1923 年才恢复招生。 这一年,曾在该校读书并参加过“五四”运动的蒙古族青年荣耀先以先期学生的身份,在内蒙古地区广泛动员蒙古族青年学生到蒙藏学校读书。吉雅泰、多松年、云泽(即乌兰夫)等 30 多名蒙古族学生奔赴北京求学。 这是当时集中在北京的人数最多的一批蒙古族青年。这些蒙古族青年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或参加过一些早期爱国运动,他们十分珍惜学习机会,认真而刻苦。在时代洪流的冲击下,他们开始参加各种革命活动,在寻求民族解放的道路上探究前进。 1923 年秋,作为当时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人,李大钊陆续派邓中夏、赵世炎等人到蒙藏学校开展革命工作,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还曾亲自到蒙藏学校,深化学生宿舍,与蒙古族青年交谈,鼓舞学生们寻找救国和民族解放的道路。内蒙古的革命火种从蒙藏学校点燃。 从 1924 年下半年开始,蒙古族革命青年中的先进分子多松年、李裕智、孟纯、奎璧、吉雅泰、赵诚、佛鼎、乌兰夫、云润、高布泽博、云霖、朱实夫等陆续加入了共产党,他们就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批蒙古族党员。 在党的精心培育下,内蒙古的一些早期共产党员逐渐成长为率领群众英勇斗争的年轻领导人。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他们不畏艰险、不畏牺牲,用青春与热血唤起了成千上万人民群众的觉醒。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故事二:齐心协力建包钢 翻开 1959 年 10 月 16 日的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