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群众的效能,切实为我县实现“全面保增长,全面达小康”和“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县”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巩固党的建设阵地,始终把发挥党组织的职能作用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任务1、学深学透科学发展观精神。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强化理论武装作为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组织科学发展观教育巡回宣讲,举办科学发展观学习培训讲座,评选学习科学发展观先进典型,举行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举办机关党务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等系列活动,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切实增强机关党员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2、夯实夯牢党建工作基础。切实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坚持正常的党组织换届制度,不断调优党组织设置,努力增强党组织的活力。扎实做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工作,积极探索机关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机关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开展“十佳”站点评选活动,努力提升机关党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机关党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本领。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制定《机关党务干部规范化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关党网务干部学习、培训、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努力建设一支会学习、善沟通、敢创新的党务干部队伍。积极做好党费收缴管理、党内统计、党报党刊征订等工作。3、创新创优党建工作品牌。以党建工作“先导工程”为统揽,继续开展“机关党建工作创新成果”评比,始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力打造“内涵丰富、口号响亮、主题鲜明、影响力大”的机关党建工作品牌。围绕“提高四种能力,达到五好标准”(即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提高服务基层的能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能力,达到好班子、好队伍、好机制、好形象、好效果的标准)的目标,积极探索机关党建工作的评价机制,做到“三评”,即评价机关党建的经济效益,看机关党的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评价机关党建的政治效益,看机关部门在执行力上是否能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评价机关党建的社会效益,看机关党的建设是否能做到人民群众满意。积极开展“书记党课”现场观摩活动,不断提高党务干部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动力和党员队伍的活力。大力推行党员旁听党组会议制度,尊重和落实党员的主体地位,扩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二、突出作风建设重点,始终把服务项目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2、优化机关作风建设的评议手段。根据县机关作风建设年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集中开展“服务项目调研月”等活动,深入到各镇(区)的重点企业,上门征求意见,广泛查找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强化反馈机制,对征求的意见建议原汁原味进行反馈,对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回复和整改的部门,将视情况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问责和给予通报批评。紧扣抓项目、搞服务、优环境这一主线,实行重点经济部门领导干部公开述职制度,接受群众评议和领导点评。大力推行重点项目、重点部门评议制度,综合运用一事一评、896政风行风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下一页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热线、县长信箱、在线访谈、118短信平台等,实行分层分类专项评议,进一步增强社会评议的广泛性、针对性和公正性。遵循分类测评的思路,调整、完善机关整体形象测评方案,分门别类组织召开各个层面的座谈会,开展多轮次的评议活动。3、加大机关作风建设的监督力度。完善机关作风建设监督网络。建立健全包括人大、政协监督,社会评议监督,效能监督,机关作风监察点监察,新闻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组织监督等监督体系,通过开展视察、督查、评议等形式,推动作风建设突出问题的有效解决。建立定向督查制度。重点抓好涉及审批、执法、收费等权力比较集中的部门和环节的监督,切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实行举报投诉一次查实诫勉谈话、两次查实通报批评、三次查实交流换岗制度,切实纠正在审批、执法、收费、服务等环节中的不正之风。建立健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