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 报告人:孔真真 2 0 0 9 -4 -1 3 一、道德、职业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 道德 《现代汉语词典》对道德的解释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上海出版社 1982 年出版的《简明社会科学词典》把道德之一概念界定为:“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两者虽然表述上不同,但都指出了道德之一概念的本质,是通过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环境里应自觉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涉及理想、感情和行动多个领域。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内容和范围上只适用于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对该职业以外的人没有约束作用,也不具备实际意义;第二,其存在相对稳定、连续的;第三,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着多样性,不同职业对其从业人员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这些不同的道德要求,集中体现在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中。 教师职业道德 李燕杰等主编的《德育辞典》对教师职业道德这一概念的界定为:“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和履行其职责时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1 杨燕钧对教师职业道德这一概念的界定为:“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或阶级道德在教师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由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是以其特殊方式反映教师特殊的职业劳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并调节教师职业生活中各种利益关系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教育活动乃至整个社会生活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2 李学者、罗茂全两位学者对教师职业道德这一概念的界定为:“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教师职业活动范围内调节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于漪老师对教师职业道德这一概念的界定为:“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 1李燕杰,施宗恕,王殿卿,宁泽,刘美芙主编:《德育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87,468. 2 杨燕均.教师伦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6. 2 和。” 李金花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界定为:“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 以上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解释实质上是相同的,都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