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 教案 山东省福山第一中学 张翠萍 【教材分析】 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本节课内容较抽象,学生缺乏足够的空间想象力,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充分借助数字星球系统,引导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得出结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分析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成因。 2.能运用数字星球系统总结地球自转现象和解释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并通过认识地球运动,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难点】 1、观察数字星球系统总结地球的自转运动规律 2、 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并会判读晨昏线。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数字星球,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 【教具准备】数字星球系统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上节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我们认识到我们地球只是浩瀚星空里一颗非常普通又极为特殊的一颗。因为正是它孕育了我们伟大的人类文明!这节课就让我们回到我们的地球,看看地球是如何运动,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相信这节课大家会体会到什么是“玩转地球”!大家有没有兴趣?? 【知识承接】为了更好的学好本节课,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初中经纬网知识! 观看数字星球,重温地轴、两级、经线、纬线的概念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自转的假象轴 2.两级:地球仪上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3.纬线:地球仪上与地球垂直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 4.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且与纬线垂直相交 的半圆 自主探究一:观看数字星球,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 2 分钟) 1、经线、纬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上有什么不同? 2、任意两条经线、纬线之间的距离是否相同?间距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经线与纬线是怎样平分地球的?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为学习地球的自转做好铺垫 一、 地球的自转 观察数字星球系统(教师操作旋转),让学生总结: 1、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注意观察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旋转的方向。 (自转方向:侧视:是自西向东;俯视:北逆南顺) 画一画:指导学生板画自转的方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