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本体理论与领域本体的构建

本体理论与领域本体的构建_第1页
1/20
本体理论与领域本体的构建_第2页
2/20
本体理论与领域本体的构建_第3页
3/20
6第二章 本体理论与领域本体的构建 2.1 本体理论 2.1.1 本体的基本概念 本体论(Ontology)的概念最初起源于哲学领域,是形而上学理论研究的一个分支,与认识论相对。认识论研究人类知识的本质和来源,即研究主观认知,而本体论研究的则是客观存在。Ontology 一方面研究存在的本质,另一方面研究客体对象的理论定义,即整个现实世界的基本特征。现在哲学领域较多翻译为“本体论”。经过多年的演进,到今天,经过人们对“本体”这一概念的重新理解和定位,本体的理论与方法早已被信息领域采用,用于知识的组织、表示、共享和重用。 本体在计算机学科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80 年代,Alxenader 在1986年发表的文章被视为本体在计算机领域获得不同于哲学领域的新的研究的起点。随后 Ontolgoy 在人工智能领域界获得稳步的发展,并被逐渐赋予了新的含义[8-9]。1991 年,在人工智能领域,Neches 等人最早给出 Ontology 定义,Neches 认为[10] “An ontology defines the basic terms and relations comprising the vocabulary of a topic area,as well as the rules for combining termsand relations to define extensions to the vocabulary.”即“一个本体给出构成相关领域词汇的基本术语和关系,以及利用这些术语和关系构成的规则定义这些词汇的外延规则。”本体定义了组成主题领域的词汇表的基本术语及其关系,以及结合这些术语和关系来定义词汇表外延的规则[11] 。1993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知识系统实验室(Knowledge System Laborary,简称 KSL)的Gruber 给出了本体在信息科学领域被广泛接受的定义:“An ontology is an explicit specification of a conceptualization”[12]。即“本体是概念化的明确的规范化说明”。这也是最著名并被引用最为广泛的定义。1995 年Guarino 和Giaretta将本体定义为[13] “本体是概念化的明确部分的说明一种逻辑语言的模型。”这个定义与Gruber 的理解有异曲同工之妙。随后在1997 年W.N.Borst 对Gruber 的定义进行了引申,提出了“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形式化规范说明 ”,以及 1998 年J.Studer 的“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的规范说明”。 本体的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变化发展,为明确起见,现将本体发展史中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列表如下: 表 2.1 本体发展史中的定义列表 时间/提出人 定义 1991/Neches 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本体理论与领域本体的构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