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承诺下的价值与时间 ——普里戈津和海德格尔对‚时间价值论‛的证明 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具体地探讨‚存在‛意义的问题,而其初步目标则是把时间阐释为使对‚存在‛的任何一种一般性领悟得以可能的境城。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书前题辞 (1 )笔者在《‚价值即时间‛论纲》一文(注:见王玉@①等主编《中目价值哲学新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第 64—82页。)中,曾试图用当代‚自组织理论——新进化论‛成果(主要是 1977年化学诺奖获得者普里戈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哲学结论)拓展唯物史观容量,说明在本体论意义上‚价值即时间‛(本文以下简称之为‚时间价值论‛并简写为‚时价论‛),同时认为只用主客体模式研究价值哲学存在一定局限,它须与本体论方法互补才能形成对价值的全面把握和新的学术生长点。在进一步研读中,我发现,作为哲学史上的一种猜测,时价论的真正萌芽甚至可以追溯到海德格尔 1927年出版的存在主义名著《存在与时间》,后才被诺奖得主普里戈津证明,但却很少受到价值哲学研究者的注意。这是有待补救的。 《存在与时间》对时价论的猜测 (2)《存在与时间》的最终目标, 是证成‚存在的意义‛即时间,其实就是也证明广义价值(包括主客体方法所讲狭义价值)即时间。对此,该书反复申言,无庸臵疑:‚只有把时间状态的问题讲解清楚,才可能为存在的意义问题提供具体入微的答复‛(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887年版第 24,48—49,28,49,225—256,383,23页。); ‚只有着眼于时间才可能把捉存在‛(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887年版第 24,48—49,28,49,225—256,383,23页。),等等。 猜测出时价论是一回事,证明它是另一回事。海氏是如何论证时价论的呢?《存在与时间》第八节《本部论著的构思》明确给出了思路:‚存在的意义问题是最普遍最空泛的问题‛,可以‚通过对某种存在者即此在(实际指现世生存的人。又可译为‚亲在‛、‚现存‛、‚限有‛、‚实存‛等——引者)特加阐释这样一条途径突入存在概念‛,为此,论证须‚分为两项任务‛。其一,是‚依时间性阐释此在‛,又包括三个小的组成部分:(A)‚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B)‚此在与时间性‛;(C)‚时间与存在‛。其二, 是‚依时间状态问题为指导线索对存在论历史进行现象学解析的纲要‛,实际是依照时价论回顾哲学史(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887年版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