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自081 专 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六杆插床机构运动分析 吴海涛 改编 机电工程学院 2008 年6月 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六杆插床机构分析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于机械动力学与运动学的分析与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1、插床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插床机构由齿轮、导杆和凸轮等组成,如图 1-1 所示(齿轮、凸轮未画出)。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使曲柄 1 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使装有刀具的滑块沿导路 y-y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切削运动,并要求刀具有急回运动。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 O2 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杆和其它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插床设计数据如表 1-1 所示。 图 1-1 插床机构及其运动简图 2 表 1-1 插床设计数据表 2、插床机构的设计内容与步骤 (1)导杆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分析 已知 行程速比系数 K,滑块冲程 H,中心距 LO2O3,比值 lBC/lO3B,各构件重心 S 的位置,曲柄每分钟转数 n1。 要求 设计导杆机构,作机构各个位置的速度和加速度多边形,作滑块的运动线图,以上内容与后面动态静力分析一起画在 2 号图纸上(见参考图例 1)。 步骤 1)设计导杆机构。按已知数据确定导杆机构的各未知参数,其中滑块 5 导路 y-y的位置可根据连杆 4 传力给滑块 5 的最有利条件来确定,即 y-y应位于 B 点所画圆弧高的平分线上(见参考图例 1)。 2)作机构运动简图。选取长度比例尺μ l(m/mm),按表 1-2 所分配的加速度位置用粗线画出机构运动简图。曲柄位置的作法如图 1-2;取滑块 5 在下极限时所对应的曲柄位置为起始位置 1,按转向将曲柄圆周十二等分,得12 个曲柄位置,位置 5 对应于滑块 5 处于上极限位置。再作出开始切削和终止切削所对应的 5ˊ和 12ˊ两位置。共计 14 个机构位置,可以 14 个学生为一组。 图 1-2 曲柄位置图 3 表 1-2 机构位置分配表 学生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速度图(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