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四节 防火防爆的根本措施 一、石油化工生产中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石油化工生产中火灾爆炸危险性可以从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和生产装置及工艺过程中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地说,就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中间产品、辅助原料(如催化剂)及成品的物理化学性质、火灾爆炸危险程度,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工艺条件(如温度、压力),密封种类、平安操作的可靠程度等,综合全面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实行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保证平安生产。 (一)石油化工生产中使用物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石油化工生产中,所作用的物料绝大局部都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从防火防爆的角度这些物质可分为七大类。即: (1)爆炸性物质,如硝化甘油等; (2)氧化剂,如过氧化钠、亚销酸钾等; (3)可燃气体,如苯蒸气等; (4)自燃性物质,如磺磷等; (5)遇水燃烧物质,如硫的金属化合物等; (6)易燃与可燃液体,如汽油、丁二烯等; (7)易燃与可燃固体,如硝基化合物等。 (二)生产装置及工艺过程中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1)装置中贮存的物料越多,发生火灾时灭火就越困难,损失也就越大; (2)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平安设施越完善,防止事故的可能性就越高; (3)工艺程度越复杂,生产中物料经受的物理化学变化越多,危险性就增加。 (4)工艺条件苛刻,高温、高压、低温、负压,也会增加危险性; (5)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不遵守工艺规程,事故状态时欠镇静、处理不力,也会造成事故; (6)装置设计不符合标准,布局不合理,一旦发生事故,还会涉及邻近装置。 二、石油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措施 (一)火源控制 石油化工生产中,常见的着火源除生产过程本身的燃烧炉火、反响热、电火花等以外还有维修用火、机械摩擦热、撞击火花、静电放电火花以及违章吸烟等。这些火源是引起易燃易爆物质着火爆炸的常见原因。控制这些火源的使用范围,对于防火防爆是十分重要的。 1.明火控制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明火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用火及其它火源。 加热易燃液体时,应尽量防止采纳明火,而采纳蒸气、过热水、中间载热体或电热等假如必须使用明火,设备应严格密闭,燃烧室应与设备建筑分开或隔离。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贮罐和管道内部作业,不得采纳普通电灯照明,而应采纳防爆电器。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内,应尽量防止焊割作业,进行焊割作业时应严格执行工业用火平安规定。 在积存有可燃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