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硬氮化和软氮化工艺等方面的比较 我在外工作多年,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客户送来的产品需要氮化处理。但当我们问到是氮化或软氮化时,他们就不知到了。因为他们都是机械设计方面的技术人员,对热处理知识了解的不是太多。所以,我们就得耐心的给他们讲解氮化和软氮化的区别和性能,包括生产成本等等。所以,有必要将氮化和软氮化的工艺特点及主要应用范围进行了整理,供机械设计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参考。 一、 硬氮化和软氮化方法、特点及主要应用范围。 方法渗层深度及组织特点主要应用范围渗 氮~,合金氮化物及含氮固溶体表面硬度高(650~1200HV),红硬性、耐磨性、抗蚀性及抗咬合性能好。处理温度低,零件变形小。飞机及精密机床的传动齿轮、轴、丝杠等零件。软氮化对提高工模具寿命特别有效,而且适用于各种钢材及铸铁,可用于表面耐磨及尺寸要求精密的各种零件。氮碳共渗(软氮化)~,氮化物及含氮固溶体。 二、 国家标准对软氮化和硬氮化工艺方面的要求: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 GB/T18177-2000《钢的气体渗氮》(硬氮化)根据不同的渗层有多种工艺供选择。 2、 ⑴ JB/T4155-1999《气体氮碳共渗》(软氮化)一般只有一个工艺范围供选择,常用的共渗温度为 540-570℃,保温 2-4H,处理过程要注意炉温波动及渗剂的加入量;工件进炉后,排气速度宜快,升温速度要控制,必要时可实行预热措施。 ⑵ 对表面色泽有要求的工件,在升温阶段及共渗后冷却过程中,必须在渗氮气氛或其它保护气氛中进行。 三、 检测方面:1、 GB/T18177-2000《钢的气体渗氮》中检验方法中规定: ⑴ 裂纹、开裂等可用肉眼判别,也可采纳磁粉或渗透探伤等方法鉴别。 ⑵ 表面硬度检验:根据产品要求以及渗层深度采纳不同的负荷。 ⑶ 渗层脆性检验:共 5 级,一般零件 1-3 级合格,重要零件1-2 级合格。 ⑷ 渗氮层疏松检验:共 5 级,一般零件 1-3 级合格,重要零件1-2 级合格。 ⑸ 渗氮扩散层中氮化物检验:共 5 级,一般零件 1-3 级合格,重要零件 1-2 级合格。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 JB/T4155-1999《气体氮碳共渗》(软氮化)中检验方法中规定: ⑴ 表面硬度及渗层深度见下表 气体氮碳共渗后的表面硬度和渗层深度⑵ 化合物疏松层是其必检项目。共 5 级,一般零件 1-3 级合格,重要零件 1-2 级合格。四、 软氮化和硬氮化之间的比较:1、 渗层组织:软氮化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