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信息时代民营企业管理模式 万少清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然而民营经济的主体大型民营企业却是一家家升起又落下。似乎民营企业总是长不大的一族。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市场上的起起落落本是一种常态,但是简单地没有效率提升的重蹈覆辙,又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那么,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根源在哪里呢?最近,有国外著名学者参观中国企业后,断言中国在知识经济上落后西方发达国家 40 年。我们姑且不论这种说法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如何,只要冷静地想一下我们自己,就会发现我们企业的物质条件并不一定比国外差多少,而企业管理却处于很原始的操作水平。应该说,管理水平低下便是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根源。"拍脑袋"、靠点子、请高人之类的经验管理还大量存在。传统经验式的管理一定会让位于理性的科学的管理是毫无疑问的,只是我们现在还未完全适应工业时代的环境,以信息和知识创新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在本世纪的最后一年,我国有可能加入 W TO,我们将如何应对环境的变化,并且把握住时代的主动权呢?就是要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创新思维方式,利用可操作、可度量、可复制的组织运行方式,构建信息时代管理模式。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信息时代管理模式进行阐述。 一、构建信息时代民企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构建民营企业现代管理模式,是指从民营企业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出发,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创新思维和组织运行方式,寻求在一定时期内,建立起与民营企业相适应的阶段管理模式,以保证民营企业健康、高效成长。 构建民企信息时代管理模式,有以下四方面的必要性: 1 .民企 2 0 年以来的管理实践表明,民企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有适合于民企发展各阶段的管理模式。 在本世纪 7 0 年代末、8 0 年代初,中国民企开始起步,由于文革的"割资本主义尾巴",人们还心有余悸,真正下海办企业、干个体的,是由一批素质不高但是胆大的人来唱主角。因为是极度的卖方市场,经营者只需生产产品就能赚钱,这时候,"胆大"就是管理。8 0年代中、后期,是市场转型期,下海的人也多了起来,有从国企走出来的工人,有减下来的政府干部,有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知识分子,还有社会上稍有眼光和胆量的人。在这批人中,干部和知识分子算是稍懂得管理对于企业重要性的。这个时期的民营企业大多没有超出家族式管理的窠臼,一旦发展大一点,便有“合久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