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指南及技术总结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指南及技术总结_第1页
1/6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指南及技术总结_第2页
2/6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指南及技术总结_第3页
3/6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指南及技术总结 ChIP 是一项比较流行的研究转录因子( transcription factor, TF)与启动子(promoter)相互结合的实验技术。由于 ChIP 采用甲醛固定活细胞或者组织的方法,所以能比较真实的反映细胞内 TF 与 Promoter 的结合情况。这个优势是 EMSA 这个体外研究核酸与蛋白相互结合的实验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当用甲醛处理时,相互靠近的蛋白与蛋白,蛋白与核酸(DNA或 RNA)之间会产生共价键。细胞内,当 TF 与 Promoter 相互结合(生物意义上的结合)时,它们必然靠的比较近,或者契合在一起,这个时候用甲醛处理,能使它们之间产生共价键。 一般 ChIP 的流程是:甲醛处理细胞——收集细胞,超声破碎——加入目的蛋白的抗体,与靶蛋白-DNA 复合物相互结合——加入 Protein A,结合抗体-靶蛋白-DNA 复合物,并沉淀——对沉淀下来的复合物进行清洗,除去一些非特异性结合——洗脱,得到富集的靶蛋白-DNA 复合物——解交联,纯化富集的 DNA-片断——PCR 分析。 在 PCR 分析这一块,比较传统的做法是半定量-PCR。但是现在随着荧光定量PCR 的普及,大家也越来越倾向于 Q-PCR 了。此外还有一些由 ChIP 衍生出来的方法。例如RIP(其实就是用 ChIP 的方法研究细胞内蛋白与 RNA 的相互结合,具体方法和ChIP 差不多,只是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防止RNase,最后分析的时候需要先将RNA 逆转录成为cDNA);还有ChIP-chip(其实就是 ChIP 富集得到的 DNA-片段,拿去做芯片分析,做法在 ChIP 的基础上有所改变,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做法,要根据公司的要求来准备样品)。 第一天: (一)、细胞的甲醛交联与超声破碎。 1、取出1 平皿细胞(10cm 平皿),加入 243u l 37%甲醛,使得甲醛的终浓度为1%。(培养基共有9ml) 2、37 摄氏度孵育10min。 3、终止交联:加甘氨酸至终浓度为0.125M。 450u l 2.5M 甘氨酸于平皿中。混匀后,在室温下放置5min 即可。 4、吸尽培养基,用冰冷的 PBS 清洗细胞 2 次。 5、细胞刮刀收集细胞于 15ml 离心管中(PBS 依次为5ml,3ml 和3ml)。预冷后2000rpm 5min 收集细胞。 6、倒去上清。按照细胞量,加入 SDS Ly sis Bu ffer。使得细胞终浓度为每200u l 含2×106 个细胞。这样每100u l 溶液含1×106 个细胞。再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复合物。 假设 MCF7 长满板为5×106 个细胞。本次细胞长得约为80%。即为4×106 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指南及技术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