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K45+654.6-K46+057.7护坡+框架锚杆防护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介 ***项目(K41+750-K47+900)全线6.15Km,沿途经过共五个村。本合同段边坡问题主要为强~全风化片麻岩边坡,稳定性较差,采用放缓边坡和挡墙+框架锚杆支挡综合防护。 二、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 (一)、设计规范 1、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 G B01—2003) 2、依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 G D60—2004) 3、依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 G D62—2004) 4、依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 G D63—2007) 5、依据《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 J D61-2005) 6、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 J 041-2000) 7、依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JT G/T B-01-2008) 三、地质条件 主要为强~全风化片麻岩边坡。 四、施工工艺流程 1)框架锚杆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钻机就位及调整角度→造孔→清孔→锚杆孔检验→锚杆制作与安装→砂浆灌注→制作框架梁 2)框架梁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础开挖→钢筋制安→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边坡修整 五、施工步骤 1)框架锚杆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工作完成,工作面施工道路已经修建完毕;钢筋、砂石材料已经试验抽检合格;各施工机具已进场并满足施工生产要求;施工生产人员已经到位。 2、测量放样:按设计图要求,在框架锚杆施工范围内,起止点用仪器设置固定桩,中间视条件加密,并应保证在施工阶段不得损坏。其它孔位以固定桩为准钢尺丈量,全段统一放样,孔位误差不得小于50mm。测定的孔位点,埋设永久性标志,以便施工时检验校核。锚杆的位置需按等分坡面的长度进行放样,其间距可适当调整。如遇既有刷方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需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定位。 3、钻机就位及调整角度:利用Φ50钢管搭设脚手架平台,平台用锚杆与坡面固定,钻机用三角支架提升到平台上。锚杆孔钻进施工,搭设满足相应承载能力和稳固条件的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杆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mm,高差不得超过±100mm,钻孔倾角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为±1.0°,方位允许误差为±2.0°。锚杆与水平面交角不大于45°,设计为10°~20°之间。钻机安装要水平、稳固,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