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地勤服务 课程教案 课次 第三次课(13级航空服务班)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章 通用服务(一)地面交通服务(二)候机楼问询服务(三)候机楼广播服务(四)民航公共信息标志服务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知识目标: 了解机场的客流特征和往返机场的主要交通方式的利弊,了解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服务应该达到的质量标准;了解候机楼问询的种类,掌握问询服务的质量标准,了解广播服务的质量标准;理解公共信息图形标志的设置原则与要求;了解候机楼零售业的发展状况。 技能目标: 熟悉机场地面交通状况;能按照问询服务的岗位职责和要求提供问询服务;熟练掌握标准候机楼广播用语;熟悉常见的民航公共信息图形标志。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公共信息图形标志的设置原则与要求;了解候机楼零售业的发展状况。 熟悉机场地面交通状况;能按照问询服务的岗位职责和要求提供问询服务;熟练掌握标准候机楼广播用语;熟悉常见的民航公共信息图形标志。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课前导入: 回顾第二次课的内容:旅客订座的途径和要求;以及售票的程序和要求,理解出票时限、航班的衔接、座位再证实、候补购票等环节的规定。 新课讲授: 第一节 地面交通服务 一、机场地面交通服务概论 (一)机场地面交通的意义 1、机场与城市之间的交通问题,在国内一直处于不被重视的状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与城市内部交通相比其矛盾显得并不突出。 2、事实上,机场与城市中心联系的便利程度非常重要,它是机场功能充分实现的前提条件,更是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集中体现。 (二)机场客流特征的变化 航空乘客的构成有了实质性的变化,航空旅客的主体完成了由商务旅客向旅游和探亲旅客的过渡。 (三)往返机场乘客的分类 旅客及其迎送人员、工作人员、其他旅客。 (四)往返机场的主要交通方式 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直达巴士、公共交通和私人小气车以及出租车。 (五)机场周边客运系统 机场周边客运系统可以分为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两个子系统。 机场候机楼之间的交通系统又可以分为:步行、轨道交通、巴士和步行输送系统。 候机楼内部的交通系统则主要为步行系统。 (六)主要交通方式存在的弊端 机场巴士 与出租车相比,机场巴士在费用上的优势很大。机场巴士运行受中心城区的交通状况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