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民间祖传秘方大全四

民间祖传秘方大全四_第1页
1/51
民间祖传秘方大全四_第2页
2/51
民间祖传秘方大全四_第3页
3/51
民间祖传秘方大全(四) 厚朴麻黄汤 异名:厚朴石膏汤(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组成:厚朴 5 两,麻黄 4 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 2 两,细辛 2 两,小麦 1 升,五味子半升。 用法:上九味,以水 1.2 升,先煮小麦熟,去滓,纳诸药,煎取 700 毫升,温服 100 毫升,一日三次。 主治:咳而脉浮者。 临床应用:咳嗽:朱某,病患咳嗽,恶寒头疼,胸满气急,口燥烦渴、尿短色黄,脉浮而小弱。以《金匮》厚朴麻黄汤服药三剂,喘满得平,外邪解,烦渴止。再二剂,诸恙如失。 本方在《金匮》中记述极为简略,故用此方的医案并不多见。 而费维光先生通过临床事实认为,本方对呼吸困难的咳喘患者有特效。可治疗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证见气喘嘘嘘、呼吸困难,必服氨茶碱方能缓解的病人,疗效非常好。 苓桂术甘汤 茯苓 12g 桂枝去皮 9g 白术 6g 甘草炙 6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现代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眩晕,慢支,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溃疡病,神经性呕吐,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肾炎,关节炎等疾病。 病症分析: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湿滞而为痰为饮。而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于胸胁,则见胸胁支满;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上凌心肺,则致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沉滑或沉紧皆为痰饮内停之征。 方解:本方所治之痰饮病,乃中阳不足,脾运失职,气不化水,聚湿而成,故治宜温化利水。方中茯苓健脾渗淡利湿;桂枝温阳降逆,并助茯苓气化以行水;白术健脾燥湿,使中焦健运,则水湿自除;炙甘草,健脾补中,调和诸药。 本方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应用广泛,可治疗眩晕、短气、心悸、慢性胃病等。本方所主眩晕具有明显的体位性特征,起立时身体动眩,平卧时则缓解。对于玩一会就要深吸一口气的小而短气,本方有佳效。胃中停水常引发眼疾,陆渊雷先生用本方加车前子治疗眼睛赤痛多眵泪者有奇效。 排脓散 异名:四味排脓散( 《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组成:黄耆(盐水拌,炒) 白芷 五味子(研,炒) 人参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 9 克,食后用蜜水调下。 功用:益气排脓。 主治:肺痈吐脓,壅闷咳嗽,五心烦热。 本方用于排脓。可治化脓性肿物,且有疼痛,气血凝滞,患部紧张、坚硬且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民间祖传秘方大全四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