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附件 1 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造地工程 永久护岸堤身检测(监测)及原型观测技术要求 根据规范要求与实际工程需要,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造地工程护岸在部分或全部施工完成后,根据工程进度,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采用钻孔探摸法、断面测量、堤身位移和沉降观测(原形观测)等手段分阶段对堤身进行监测、检测和观测,以保证工程安全。 东、南、西、北护岸堤心采用爆炸挤淤,为了检验堤心、坡脚、护坦石等位置施工质量,需对各爆炸挤淤段进行钻孔探摸,查明各检测位置的块石落底深度、混合层厚度、下卧持力层等控制因素,并对下卧持力层做土工试验。且要求利用测量手段对斜波堤在安装扭王块前进行高程测量及钎探抽检,要求测得抽检断面各点高程和泥石分界。最后在堤身完成后进行原型观测,了解和掌握堤身沉降特点,为后续施工积累资料。 东护岸长度 382m、西护岸长度 328m采用大开挖直立式沉箱护岸(兼工作船码头)通过现场观测控制加荷速率,采用堤身沉降观测、深层水平位移观测等手段来控制施工期加载速率,保证护岸堤身稳定。观测周期暂定竣工后 12个月为止,施工期按 12个月考虑,共计观测时间约 24个月。 爆炸挤淤工程检测,主要检测(观测)内容包括工程区域范围内的永久护岸爆炸挤淤断面检测(断面检测)、堤身位移和沉降观测(原形观测)等相关内容。 沉箱护岸工程主要检测(观测)内容包括工程区域范围内的沉降观测、深层水平侧向位移观测和土压力与基底压力观测。 1、基准点的布设与校核 基准点:在南护岸端点附近、从南护岸西端点开始沿东西护岸向北 2600米处、纳泥区围堰与西护岸交点附近进行纳泥基点的布设。 为了避免将永久基准点布设在变形区域内,在岸上合适位置选择 3个永久基准点,保证其稳定性,然后与当地的高等级已知控制点进行联测,在人工岛周边计划布设 6个工作基点,位置分别为南护岸东端点附近、区围堰与东护岸交点附近、从纳泥区围堰与东护岸交点开始沿东护岸向南 2600米处(详见工作基点布置图)。这 6个工作基点所构成的封闭区域能将整个人工岛覆盖在里面,同时这些工作基点又距离护岸的距离不小于 100m。以保证工作基点的相对稳定性。工作基点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不小于 1.2m,桩底深入到基岩强风化。随着工程的进展,逐步进行工作基点的埋设工作。 2 (1)护岸平面位移观测测量工作基点校核(施工期) 由于工作基点位于变形区域,因此必须对工作基点进行定期校核(施工初期每半个月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