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草船借箭》教案(第二课时)

《草船借箭》教案(第二课时)_第1页
1/6
《草船借箭》教案(第二课时)_第2页
2/6
《草船借箭》教案(第二课时)_第3页
3/6
19 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 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角色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课前学生预习课文,读通课文。思考: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参见第一课时教案】第二课时【课时要点】1、学习二——四段;从“知周瑜”、“知鲁肃”、“识天象”、“知曹操”“、晓地理”,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2、复习复述。教学步骤: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文章分了四段,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知道了“草船偌箭”的起因是周瑜妒诸葛亮,用 10 天造十万支箭的命令来设计暗算诸葛亮,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答应三天就造十万支箭。2.课文开头就点明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媒体出示: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齐读)3.但最后,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好了十万支箭,周瑜不得不甘拜下风。媒体出示: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说明:从上节课内容引人,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又巧妙地引入新课。二、以“神机妙算”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探究:1.全文末尾这句话与开头处的句子相呼应。师生配合(师首句,生尾句)读句,体会首尾呼应。2.板书:神机妙算(解释词语)媒体出示: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诸葛亮到底是怎样神机妙算的呢?说明:这一部分教学,我打算抓一个关键词“神机妙算”来展开。问题要提在课文内容、形式的特点上,提在语文训练的重点上,通过钻研教材,“神机妙算”就是这一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3.默读课文二-四段,找找突出描写诸葛亮神机妙算。胸有成竹,料事如神的句子,用“—”划下。4.交流后出示媒体,生划出。(1)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2)不能让周都督知道,否则我的计划就完了。(3)鲁肃……回来见了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4)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5)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6)我们只管饮酒取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草船借箭》教案(第二课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