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立意与选材复习目标:1.明确作文中选材与立意的关系;2.掌握与立意要求和选材方法;3.在实际案例中感知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复习重难点:掌握选材与立意的方法和要求,并完成写作。复习过程:一.关于立意的指导。导入语:前两天啊,老师碰到个亲戚的孩子,写了一篇《假如我是老师》,里面写自己想做一个贪财、不负责任、毫无公平之心的老师。你们觉得这样的文章会的高分吗?我想这种文章肯定会被打入冷宫。但是也有一些文章,整体看来写得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偏偏得不了高分。大家想到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今天我们首先来研究一下有关此方面的关键问题——立意。1.请同学说说什么是立意。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立意就是确立中心思想。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中枢神经,统领全文,贯穿首尾,制约每段,支配每句。故“意在笔先”,作文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把表达的意图,说明的问题,论述的道理,首先确定好。2.把握立意的要求。请学生说说你认为一篇好作文,它的立意的要求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明确:立意的要求是正确、集中、深刻、新颖。〔一〕立意要正确:立意正确是作文的根本要求。一般说来,我们作文的立意都应该是积极、健康的,力求反映生活中的本质内容,要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也就是说,文章的主题,应该是大家能够认可或是积极倡导的。最好是健康向上,体现出现代中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的。当然,社会生活中不乏阴暗面、消极事。考生也并不是不可写揭露社会之阴暗面、消极事的文章。关键在于中学生知识面窄,人生阅历浅,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分析问题时往往缺少理性,容易片面化。只写揭露社会中阴暗面、消极事,一定要把握好尺度,看问题绝对不能片面化、绝对化。切莫只顾自己宣泄情感。(二)立意要集中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突出一个主题。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不能同时表达两个意思;否则,就会让别人听得糊涂,摸不着头脑。一篇作文,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但表达的意思主要是一个,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集中,就是要把中心思想突出;越突出,文章就越有感染力。这是文章的基本要求。(三)立意要深刻鲁迅先生曾说:“抓住一点,深深开掘。”写文章,要透过观察,直奔本质。从中找出最具有时代精神的,最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如最近发生的、别人不常用的,或自己有切身体会的材料。我们可以从小题材、小问题落笔,通过引申发挥,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