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水环境质量评价和影响预测 1 1 8 7 1 6 水环境质量评价和影响预测 6.1 水体与水体污染 6.1.1 水体和水体污染 6.1.2 水体污染物及污染源 6.1.3 水体污染类型 6.2 河流水质模型 6.2.1 河流水质模型简介 6.2.2 河流的混合稀释模型 6.2.3 守恒污染物在均匀流场中的扩散模型 6.2.4 非守恒污染物在均匀河流中的水质模型 6.2.5 Streeter-Phelps(S-P)模型 6.2.6 河流水质模型中参数估值 6.3 湖泊水库模型与评价 6.3.1 湖泊环境概述 6.3.2 湖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6.3.3 湖泊环境预测模式 6.4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 6.4.1 评价目的、分级及程序 6.4.2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6.4.3 项目分析和污染源调查 6.4.4 地区水环境调查 6.4.5 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6.4.6 清洁生产和水污染防治 6 水环境质量评价和影响预测 6 .1 水体与水体污染 6 .1 .1 水体和水体污染 水是环境中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如果地球上没有水,很难设想有整个生物界。人类生活需要水,各种生产活动也需要水,水是万物之本。因此,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它对人类的社会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水体是水集中的场所,水体又称为水域。按水体所处的位置可把它分为三类:地面水水体、地下水水体、海洋。这三种水体中的水可以相互转化,它通过水在自然界的大循环和小循环实现。三种水体是水在自然界的大循环中的三个环节。在太阳能和地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地被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从海洋蒸发的水蒸气进入大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遇冷凝结成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一部分经地面径流流入地面水体(江河、湖泊、水库等),一部分经地层渗透进入地下水体。地面水体的水经地面径流,最终都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仅在局部地区(仅在陆地上或仅在海洋上)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在自然界中水的大、小循环是交织在一起的,周而复始地运动着。地面水水体主要指江、河、湖泊、沼泽、水库等。地面水水体的概念不仅包括水,而且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它是完整的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地面水水体按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可划分为五类。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和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水体;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级保护区内的水体,以及珍贵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