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 断 裂 活 动 新 构 造 期 的 断 裂 活 动 有 两 种 情 况 , 一 是 在 新 构 造 期 的 区 域 应 力 场 的 作 用 下 , 原 有 的 老 断 裂 再次 表 现 活 动 , 虽 然 断 裂 的 走 向 不 变 , 但 其 力 学 性 质 有 所 改 变 , 表 现 出 多 期 活 动 的 特 点 ; 二 是产 生 一 些 新 断 裂 , 但 这 种 断 裂 在 规 模 上 一 般 较 小 , 且 断 断 续 续 零 星 分 布 在 一 定 地 带 内 。 现 按断 裂 走 向 , 将 江 苏 境 内 的 主 要 活 动 断 裂 描 述 如 下 : 1. 北 北 东 向 的 断 裂 (1)郯 城 ~ 庐 江 断 裂 带 (新 沂 ~ 泗 洪 段 ) 1956年 地 质 部 航 空 物 探 大 队 通 过 航 空 磁 测 , 在 郯 城 至庐 江 一 带 发 现 有 一 北 北 东 向 的 线 性 正 异 常 带 , 并 首 次 命 名 为 郯 城 ~ 庐 江 断 裂 带 , 后 为 地 面 工作 和 各 种 物 探 资 料 所 证 实 。 郯 庐 断 裂 带 向 南、 向 北 均仍有 延伸, 是 纵贯我国东 部 规 模 最大 的一 条断 裂 带 。 郯 庐 断 裂 带 肇始于太古代末, 在 其 发 育的 历史中, 曾经历过 复杂的 演化过 程, 表 现 出 多 期 活动 的 特 征, 其 活 动 方式在 不 同阶段 表 现 出 明显的 多 样性 , 造 成兼有 挤压拉张、 剪切、 左行、右行的 复杂构 造 特 征。 早期 以平移为 主 , 而它的 主 要 活 动 期 (燕山晚期 )则是 以张性 为 主 , 表现 为 裂 谷性 质 , 新 构 造 期 它表 现 为 明显的 断 块活 动 , 在 断 裂 带 中产 生 一 些 横向 张断 裂 , 致使整个断 裂 带 在 南北 方向 上 表 现 为 隆起、 凹陷相间的 构 造 格局, 在 隆起区 缺失沉积, 在 凹陷区接受沉积, 这 种 构 造 格局明显地 反映在 现 代地 形地 貌上 。 郯 庐 断 裂 带 北 由山东 进入江 苏 境 , 经东 海、 新 沂 、 宿迁、 泗 洪 出 境 入安徽境 , 在 江 苏 境 内 长约180公里,由大 致平行的 五条断 裂 所 组成,总体走 向 为 NE1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