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水生生物环境状况调查报告(2 0 0 5 年) 江苏省环保厅 发布时间: 2 0 0 6 -1 0 -3 1 一、调查工作概况 1、调查内容 2005年我省开展了主要饮用水源地、长江、京杭运河、太湖等河流湖泊以及近海水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湖泊和水库富营养化状况调查、主要水产养殖区(淡水、海水)水产品生物质量调查、水体微生物监测调查等工作。 水生物多样性调查共布设调查点位 145个,其中京杭大运河 32个,长江干流 8个,城市河流 22个,湖泊 46个,主要饮用水源地 27个,近海 10个;水产品生物质量调查布设调查点位 11个;水体微生物监测调查布设调查点位 32个(图 1)。 由于底栖动物移动能力差,种群和群落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其变化情况可以稳定反映水环境及污染程度的变化,因此水生物多样性主要以底栖动物为代表类群重点开展调查,在近海水域和湖泊另外增加了浮游动植物的调查内容。湖泊、水库和近海水域富营养化水平通过测定叶绿素 a浓度来确定。水产品生物质量调查的项目主要为锌、铅、镉、汞和铬等重金属指标。水体微生物环境调查项目主要为粪大肠菌群,此外还包括微生物的数量、种类、群落结构等。 2、评价标准与方法 水生物多样性采用 Shannon-Wiener指数进行评价,以反映主要水体水生生态状况;湖泊、水库和近海水域富营养化水平通过计算营养状态指数(TSI)来进行评价;水产品生物质量分析结果中锌、铅、铬、汞采用《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18406.4 - 2001)评价,锌采用《食品中锌限量标准》(GB13106-91)评价;微生物指标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 具体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见附录。 二、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 2005年我省共计发现底栖动物(除甲壳动物外)103种,主要包括软体动物 32种、寡毛类 16种、多毛类 4种、摇蚊科 29种、蛭类 9种和水生昆虫 13种(图 2)。 我省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总体较高,但是水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并不理想,生物完整性状况较差。清洁水体指示物种(即水污染敏感物种)数量极少,并且分布范围有限,大部分水体底栖动物组成以耐污种为主;优势种为极耐污的克拉泊水丝蚓 (Limnodrilus claparedianus)和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risteri),最高密度达到 11420个/米2和 22820个/米2(苏州京杭运河尹山桥采样点),表明我省主要水体生态环境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1、主要饮用水源地 我省主要饮用水源地底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