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

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_第1页
1/51
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_第2页
2/51
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_第3页
3/51
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 第一节 沉积构造标志 (二)准同生变形构造 当沉积物还处于塑性状态时,在物理作用影响下发生变形而形成的构造。引起沉积物发生变形的作用包括: ※差异负载作用 ※超负载作用 ※沉陷作用 ※滑塌或滑动作用 ※液化作用 ※拖曳作用 形成的构造如下: 1. 负载构造 2. 球枕状构造 3. 包卷层理 4. 滑塌构造 5. 砂岩岩墙和岩床 6. 碟状构造 1、负载构造(重荷构造) 下层为泥岩,上层为砂岩,在砂层底面上的突起底痕。 是形状不规则,几厘米-几十厘米,突起高度几毫米-十几厘米(是层面上的“砂”表现)。 与负载构造有关的是火焰状构造,是下层泥呈尖舌状挤入上覆的砂质层中(是层理面上看到的“泥”表现)。 负载构造是砂层沉积在饱含水的塑性泥层上,在差异负载作用下形成的,多见于浊流沉积中。 思考:与冲刷痕的槽铸型比较 负载构造(重荷构造)实例 火焰山 假火焰状构造 2. 球枕状构造 3. 包卷层理 又称旋卷层理,指上、下沉积层未变形,而夹在其中的沉积层明显的变形,如盘回褶曲或复杂揉皱。其褶曲形态以“宽向斜,窄背斜”为特征。 与滑塌构造不同的是旋卷纹层的纹层虽然强烈褶皱但仍非常连续,无断层、滑动及角砾化现象,而且仅限于一个层内,不涉及上下层。 其成因主要是由于沉积物的液化作用和液化层的侧向流动的结果。 包卷层理实例 4. 滑塌构造 松散或半固结的沉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发生移动,并产生各种变形和破坏作用。 变形不明显时,像包卷层理。滑塌作用较强时,沉积层遭受强烈的揉皱和破碎,形成成分不同、大小各异的滑塌角砾。 可以只发生在一个十几厘米的一个薄层中,也可发生在一个厚达几十米的一套岩层中。 分布范围可以是局部的,也可达几公里。 滑塌构造分布于浊流、潮汐、曲流砂坝等环境中。 思考 :滑塌沉积(slump structure)与混杂堆积(melange)的区别? 5、砂岩岩墙和岩床 由于砂的液化作用形成流沙,当流沙贯入裂隙中,可形成岩墙或岩脉(宽 1-2cm至几米)如果沿层面贯入,则形成砂岩岩床。 6、碟状构造 砂岩中凹面向上的碟状泥质纹层,是沉积后,固结前,由超孔隙压力所形成的。故也称为泄水构造。 碟状构造实例 (三)暴露构造 天灾——人祸 沉积物表面短期地暴露于地表形成的。包括干裂、雨痕、冰雹痕。 干裂(泥裂):沉积物暴露于暴晒、干涸、收缩而成。平面上多边形,剖面上“V”形。 雨痕和冰雹痕:雨滴或冰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