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真题回忆] 首都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初试真题回忆333一 名词解释1.教材2。校本课程3。程序性知识4.发现学习5。试验研究二 简答题1.学习动机的内涵及其与学习效果的关系2。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3.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三 论述题1.现代教学观的转变2。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与我国教育目的中各育的关系3.品德培养的措施四 材料分析题(是一段有关家校合作 1。0,2。0,3。0 版的变化)1.家校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2.怎样开展家校共育,提高中小学生的品德889一.名词解释(5×4′=20′)1.教学2。课程目的3。活动课程4.道尔顿制5.体现性评价二.简答题(1×10′=60′)1.人本主义在课程与教学上的主张2.《学记》的学术地位3.教学语言艺术的作用及其体现4。教师要编写的教学方案及其内容5。课程与教学目的设计的环节6.研究性学习及其特点三。材料论述题(70′)1。结合材料分析教育机智的体既有哪些(15 分)2.用案例阐明学校本位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略(15 分)3。请根据有关课程论对 STEAM 教育进行评价(20 分)4.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教师常用的反思方略和措施(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