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共XX县区委组织部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问题提升到党和国家战略的层面,揭示了人才工作和国家富强的内在联系,使人才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日益突出。研究区域人才建设情况,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党管人才工作,为镇海的经济和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区人才队伍的现状及工作特点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我区的人才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组织人事部门认真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紧紧围绕我区“三带三区”建设的战略任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引进和培养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并注意改善人才工作环境,在全区上下形成了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使我区的人才集聚和辐射功能日益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见下表)。数量类别总数按学历分按职称分硕士及以上本科大专高级中级初级党政机关1113人24人332人501人事业单位3373人3人1236人978人214人1313人1846人企业单位5574人29人1114人1720人115人1590人3869人总计10060人56人2682人3199人329人2903人5715人注。企业人才包括柔性流动人才。具体而言,我区近几年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情况主要表现为:一是人才总量快速增长。据统计,至2003年9月底,全区人才资源总量为10060名,比1998年底的6792名增加了48.1%;二是人才分布结构有所改善。至2003年底,我区企业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574人,占人才总量的55.4%,比1998年所占比例上升了15.7个百分点。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共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73名,占人才总量的33.5%,比1998年下降了11.5个百分点。同时,中高级技术人员的增长速度较快,至第1页共11页2003年9月底,全区共拥有中高级技术人员3232名,占人才总量的32.1%,比1998年底提高了8.7个百分点;三是人才质量不断提高。人才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至2003年9月底,大专以上学历5937名,占总量的59%,比1998年提高18.3个百分点。经过6次选拔评比,已评选了19名区级突出贡献人员和69名区级优秀科技人员,并且有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7名市级突出贡献人员。分析总结我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情况,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人才工作运作机制更加规范。近年来,区委、区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人才开发、人才队伍建设、人才体制改革、人才奖励方面的政策、措施。健全完善了区领导联系专家制度,每位区领导至少联系1—2名高层次专业人才。落实了各部门人才管理工作责任制和奖惩措施,把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等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干部人事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区人才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开发服务中心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至2002年底,全区共有1097个用人单位进场招聘,10591人次到人才市场求职应聘,7614人次达成就业意向,3200人实行人事代理,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引才纳贤的措施更加有力。近几年来,我区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XX县区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XX县区大力引进人才和智力的实施意见》、《加强科技工作联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每年还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全区性的人才工作经费,有力地增强了对外地人才的吸引力。同时,通过瞄准国内高素质人才集聚地外出引才、借助市区两级人才招聘会集会引才、依托互联网网上引才、利用公开选拔竞争招才、依托园区筑巢引才、挖掘高校、科研院所及高科技项目的引才效应柔性引才和发挥镇海籍两院院士及众多专家学者在区域科技进步与创新方面的引领推动作用借智引才等途径,多渠道、多方式地引才纳贤。去年以来,新增各类人才221名,其中博士6名,硕士和副高级以上职称31名,人才总量和层次有了新的提升。三是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创新。制定并实施《2002—2005年第2页共11页XX县区干部培训规划》,把人才的教育培训纳入全区整体发展规划。同时,根据我区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依托省、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型骨干企业,选拔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到有关院校进修深造或先进地区学习培训和到基层单位、艰苦及重要岗位挂职锻炼。去年以来,先后选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