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4.4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教案 沪科版电流强度是学生在物理电学学习中认识的第一种物理量,学生对电的认识处在启蒙阶段。对电流这个物理量的认识是教学第一种难点。学生对电路的认识限于简单电路,但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既要考虑量程的选择,又要考虑电流的方向。因此,把电流表连入电路和对的读数是第二个教学难点。因此教师先要 作好示范,然后有环节的安排学生去模仿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处事不惊。然后安排学生训练【知识与能力目的】(1)理解电流的概念,懂得电流的单位。懂得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2)会将电流表对的接入电路,会对的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对的读数。(3)学会电流表测串联电路及其在并联电路中的连接。(4)理解串联电路各处电流和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中电流间的关系。【过程与措施目的】(1) 在试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 (2)进行试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的探究能力。懂得类比理解物理概念的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积极积极的合作意识。深入提高学习物理的爱好.【教学重点】对的使用电流表,并能精确读数。【教学难点】指导和训练学生对的连接电路,对的使用电流表 多媒体课件:PPT试验器材:电流表、电源、灯泡、开关、导线若干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试验:将额定电压是 2.5 伏的小灯泡先后接到一节和两节干电池上,观测灯的亮度有什么不一样,用手摸一摸小灯泡的温度有什么不一样,阐明原因。由以上试验可见:电流越大,相似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越多,灯也越亮。怎样表达电流的大小呢?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我们懂得,水管中的水流有大小,水流大,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水多;水流小,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水少。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导体中有电流时,就有电荷在导线中移动。二、新课讲授(一)、电流的概念1、定义:电流的强弱用电流表达。符号:I2、电流的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 A。常用的电流单位尚有:毫安(mA)、微安(uA)1A=1000 mA 1mA=1000uA3、理解常见用电器、电路的电流:冰箱、风扇、计算器等。(二)、电流表的读数1、活动一:观测电流表,就下列问题进行讨论(1)表盘上示数的单位是什么?(2)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与表盘上的两排示数之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