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教学设计湘钢一中周洁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 教学指导思想《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苯酚的内容编排在烃和醇之后进行教学,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对苯酚可能与哪些试剂反应及反应类型具有一定的猜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从苯酚的结构入手,对比与醇和苯的性质,通过学生活动的方式来探究苯酚的物理、化学性质;并通过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相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2.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它需要老师不断探索,设计优质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应当是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猜测、实验、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知识背景以及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二、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依据新课标人教版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课时.2.模块学习要求内容标准学习要求补充说明4.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4。1 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具体物质为例,分析官能团的特性及相互转化.通过认识各类有机物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引导学生上升到对一类化合物组成、结构4。2 知道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4.3 知道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之间的相互转化。们的转化关 4.4 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质的认识。以,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的较好策略应该是进行比较(苯、醇)分析、讨论猜想、实验探索的方式.四、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能认出酚类物质的结构特征;能描述苯酚的物理性质;了解苯酚溶解性情况及原因;能比较醇羟基和酚羟基的化学性质差异,即了解苯环对羟基的影响,能书写酚羟基弱酸性的相关常见方程式;能比较苯与苯酚中苯基的化学性质相似和差异,了解羟基对苯环的影响;知道苯酚与氯化铁的显色反应.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苯酚结构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通过苯酚与苯、醇羟基的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猜想和预测能力和比较学习的思想;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苯酚和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