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价格异常审计程序与方法注:前期采购款已结清,供应商不愿配合调查。主要梗概内容如下:一、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和资料收集(一)判断事件的严重程度1.管理层因素2.经营层因素(二)先期进行审计调查了解1.了解标的物合同条款2.进行市场询比价(三)采取如下调查手段1.常规手段2.非常规手段(四)内部控制调查1.采购签批流程2.采购审批与岗位职责二、审计意见1.内部审计处理程序2.外部司法移交程序一、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和资料收集:A 主要了解合作中以往的质量和服务;B 采购订单量是否按合同约定形式进行分配,采购行为是否有人为的倾斜性政策,对比其他供应系统。eg:放大订单分配量,减少乙方合同的履约成本。(3)了解目前公司与该供应商的往来款项,确认往来金额(如:涉及赔偿或质押谈判需要);如款项已结款,了解下是否还要继续合作意愿,预计年采购量与采购金额等;A 往来款结算是否按照程序进行申请审批、付款;B 付款条件是否优越于其他供应系统。eg:优先安排问题供应商付款结算,免除违约罚金、违约保证金及押金明细低于同等供应系统等等。(4)了解供应商主要与公司那些人员接触,这些人员是否在职或即将离职或不稳定员工或新入职员工,对员工业务“状况”进行大致评估。3. 采购标的物是否对生产作业、经营造成影响的重要程度进行判断(经营层因素)(1)是否为企业生产必要的物资,企业现有该类物资量多少,短期内或者寻找到下一供应商前原料是否够用(肉类加工食品的必要配料,生产用必要配件、管桩生产的必要原材料等)或者是否为企业目前指定且唯一产品(这个也是判断是否走内部协商或是走司法程序的判断依据);(2)短期内能否找到适合本单位生产使用的替代品,替代品能否经过技术部门技术部门或生产部门验收通过;(3)替代品能否在短期内顺利到达公司,替代公司资质、信用经济实力都在考虑范围之内。A 替代品的资、信满足生产经营需要;B 替代品完全满足原材料、产品的物理、化学属性、技术参数服务支持等是否为同质化替代;C 替代品的购进成本与现有产品成本进行比较。(二)先期进行审计调查了解1. 检查供应商与公司签订的合同条款,重点关注价格约定与质量约定条款,找到有利于内部审计开展工作的条款(长期协议中一般会约定低于同期市场价格或随行就市或者约定产品品牌型号等信息),必要时要与公司法务协同合作,制定详细应对方案;2. 对同期采购产品进行询比价,按照供应...